第三章 卖玉米(下)
�秋的老爷车,为了卖菜的大业着想,刘晓宇推着他找了个修自行车的地方把这辆不上锁都没人偷的车稍微修理了一下。

  看着面前除了铃铛不响其它地方都响的“老爷车”反正也不是用来骑的,只要能推着走就行。刘晓宇自我安慰道。

  推了车回家后,刘晓宇又找纸板做了个小招牌。上面用黑色记号笔显眼的写着超甜糯玉米3元/斤。

  一切做完后,随便做了点中午吃了,刘晓宇闲不住的走出家门开始为了下午的卖菜大业“踩点”去了。

  早市那个地方是不能去了,下午根本没人去的。西头菜场管的严,都是固定摊点散户根本没办法进去卖。

  找来找去,在小区门口五十米远的地方发现几个卖水果的移动小摊位。想了想这条路虽说不是大路,但却是进入小区的必经之地,附近的住户也不少。干脆就在这里卖吧。

  回到家休息了一下,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半多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刘晓宇把车棚里的老爷车推到单元门口,自己扛着玉米从三楼下来。一边扛一边埋怨自己,早知道当初就买一楼了,什么金三银四都比不上方便重要啊。真是失策。

  来回上下楼三趟总算把东西弄齐了,直接把两袋玉米绑在了车后座上,再把电子秤绑在玉米袋上,加起来都快跟刘晓宇的身高一样高了。把其它零碎放进车前面的破篓子里。

  一手扶着车笼头,一手扶着后面的玉米袋。小心翼翼晃晃悠悠的朝小区门口推去。还好是老小区没有物业门卫,不然估计会被当闯入小区的小贩给轰出去。

  一路小心着总算到了目的地,刚把车子支起来,卸下电子秤和玉米,旁边一个卖桃子的小贩就开口搭话了。

  “兄弟,你这是准备卖什么啊?”

  “呃,大姐,我倒腾了点玉米卖卖。”刘晓宇一边回答一边忙着。

  “大兄弟,瞅着眼生啊,第一次来摆摊吧?”

  “嗯,是的,倒腾点东西贴补贴补家用。”虽说有点纳闷对方怎么话那么多,不过本着和气生财的前提还是多少回答了。

  拿出早上卖空掉的麻袋铺在地上,然后把玉米一个一个从袋子里拿出来,扒皮去穗后再一个一个整齐的码好。

  弄好一部分后,再把小招牌支起来,电子秤调好价格。然后一屁股坐在老爷车的后座上,地上太热,根本没办法坐啊。

  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着旁边几个贩子聊天打发时间。到底不是菜市场,大热天的出来逛街的也少,摊子摆了有两个多小时也不过卖掉二十来斤的玉米。瞅了瞅手表,刘晓宇也不急,一般五点后下班带菜回家的才会路过,不急的。

  果然,五点半以后,下班回家的,赶晚市去菜市场买菜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白晃晃的玉米,便宜的价格,鲜甜的口感,让刘晓宇麻袋中的玉米飞速的消失着。甚至出现刚买完回家煮吃了后感觉味道非常好再次光顾的。这个小区原来就是房改房,大多数住户都是一个厂的,基本上都比较熟悉。

  玉米好吃的口碑一传开,那销售的速度着实让人目不暇接,顺带着刘晓宇秤重、收钱、找钱也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忙。

  为了争取今天不带玉米回家,刘晓宇硬是连晚饭都没吃,一直把摊子摆到八点多,才总算是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