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林
>
  张君宝还只有23岁,无门无派,形影相吊,在江湖上籍籍无名,却是少林寺榜上有名的叛徒。前些日子,他无意间听到了樊城告急的消息,更见到了平日里宿有仇怨的武林人士们齐心协力,共赴前线支援的义举。

  他只觉得胸中热血汹涌,道家那些清静无为的道理,也早就被抛在了九霄云外。当下花尽所有家当,买足粮食、兵器、马匹,便跟随着各路武林义士,浩浩荡荡的往樊城进发。

  这次武林人士组成的盟军,规模可谓空前,人数将近万人。他见到了远居天边的昆仑派,见到了神神秘秘的逍遥宫,见到了打家劫舍的长乐帮,见到了经常兵戎相见的华山和青城。

  唯独没见到少林的和尚,但却见到了一群蒙着面,戴着斗笠,身穿长袍,一路茹素的怪客。他们见着张君宝,只是瞪了瞪眼,随后别过头去,仿佛他不存在一样。

  张君宝笑了。

  没有武林盟主的争论,没有清算旧账的口角,没有恩怨情仇的斗气,没有追名逐利的俗事。

  有如一盘散沙的中原武林,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不约而同的纷纷聚集起来,汇成了一股旷古未有的滔天巨浪,往那战火纷飞的地狱,汹涌疾奔而去。

  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抱着慨然就义的决绝。

  这就是中原武林的气节,英雄儿女的信念。

  张君宝骄傲极了。

  在前进到里樊城还有五里远的地方,他们遭遇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蒙古散军。这些早已按捺不住的武林豪侠们,瞬间一拥而上,他们各自手持着独门兵器,五花八门的暗器,展开轻功,飞天遁地,如狼群袭向羊群般冲了过去。

  张君宝当时神功未成,虽然在江湖上已经算得上是顶尖的高手,但与那些真正的绝世高手们,却还有些许差距。

  虽然没绝世高手的身手,但却有绝世高手的眼光。

  他深谙后发制人的道理,知道这样的遭遇战,如不能一举将敌人歼灭,其后不免被动。还不如先行守势,观敌人之破绽,再想对策破之。

  他想对了一半——先发制人,未必能讨得了好。但谋定而动,只怕也找不到破绽。

  那些急切切冲上去杀敌的武林人士,粗略看来,约有五百人左右。都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初出茅庐的少侠,各个都自以为有以一当十的本领。

  但他们的暗器,打在蒙古军的盾牌上,敌人却毫发无损。

  而蒙古军从天而降的箭矢,如大雨般浇灭了这些先锋们的气势。

  也浇灭了他们的生命之火。

  那些勉强躲过弓箭齐射的侠客们,踏着师友和同侪的尸体,悲壮的冲到蒙古军队的前头,正欲施展精妙招数与敌人厮杀时,却连一招都没来得及刺出,就被围困在盾牌组成的城墙中,被其后伸出的砍刀毙命。

  所有武林同盟的同僚们都震怒了,高手们开始抢上,他们挥舞着兵器,拨开飞来的箭矢,如大鸟般跃入敌人的阵形中,开始贴身肉搏。

  张君宝也在其中。

  他见到了昆仑派青灵子如鬼如魅般的剑法,见到了华山掌门气贯长虹的掌力,见到了少林僧浑厚无比的内力,见到了长乐帮主狠辣刁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