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下)桃江池觅影飞蓬草 乔王寺
��

  木子涛的娘亲纯真质朴,听到石念远这样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只是一个劲的笑道:“对,对。”

  石念远摆头向柳紫苏说道:“你跟木子涛去厨房,看冷饭冷菜够的话,热一热就赶紧端上来,黑灯瞎火的,搞个屁的新鲜菜,有得吃就行!”忽然想到旁边还有长辈,怕话中俚语惹了长辈不喜,石念远尴尬的扭回头来,结果发现妇人面无异色,只是开心的笑。

  一辈子都生活在桃源村里的妇人,打木子涛小时候起,就无比支持木子涛所做的一切决定,木子涛说想买书,每一次自己那在潼河城打长工的丈夫回家,都叮嘱其在外要好生省钱,才能多给木子涛买书。自己在家中,白天辛勤耕种,豆子熟了挑豆子去卖,萝卜熟了挑萝卜去卖,桃子熟了挑桃子去卖,每年秋天稻谷熟了,酿了酒挑去卖,晚上通宵达旦的织鞋垫,做千层底去卖,总之,只字不识胸无点墨的质朴夫妻俩,在这样偏僻的山村,偏生以两双糙巴巴的手,养出了一个知书达礼的成器孩子。

  木子涛拗不过柳紫苏,将今天煮的鸡汤热了热,再重新淘米煮了一锅饭。

  在木子涛与柳紫苏分工,一人端炉灶,一人端锅子来到堂屋中时,木子涛就看到石公子与娘亲在开心的聊起自己的往昔趣事,心头不禁一暖。

  “哎!对了!姨娘,聊得开心,都忘了这茬儿。”石念远装模作样的转过身,在口袋里掏了半天,结果掏出来一只硕大夜明珠,房间骤然一亮的同时,还把朴质妇人吓了一跳。

  将铁锅摞到炉灶上的柳紫苏叹了一口气道:“少爷……装样子能不能装得像一点……这颗夜明珠比我的脑袋都大了……口袋怎么可能装得下……”

  石念远嘿嘿傻笑了两声,将夜明珠往神龛下的方桌上随意一放,顺势吹熄了蜡烛道:“姨娘,这个灯泡送给你。”

  “灯泡……”妇人呢喃一声,像刚才猜“同窗”的意思一样努力猜测这个名词的意思。

  “谢谢你,石公子……”木子涛从旁再端过来两根板凳,诚声道谢。

  正在这时,孩童水生兴奋的声音从屋外传来:“木子哥哥!我娘亲果然同意了!”说到这里,水生已经推开了堂屋柴门,见到房中明亮无比,先是“哇”了一声,继而乖巧的唤了一声“婶婶”,再唤了“哥哥姐姐”,而后接过木子涛递过来的凳子坐下:“谢谢木子哥哥。”

  这一顿饭石念远吃得闲适舒服,一如木子涛的娘亲自酿的米酒,度数不高,口感也算不上多好,可是从口中入喉,再一路到胃里后,醇香逐渐回返,是远离尘嚣的安宁味道。

  席间,木子涛的娘亲欣喜,说了许多木子涛儿时趣事,孩童水生说了许多山神显灵的经历,席至半途,质朴的妇人就悄然离开,去打扫收拾房间,换上干净的垫单被套去了。

  孩童水生的娘亲上来唤了几声,水生也抱着一颗石念远赠送的夜明珠欣喜回了家。

  木子涛这时才再次问起石念远远道而来的目的,听了石念远讲述,向石念远提起了今天有两名西域女子到来之事。

  ……

  翌日,石念远、木子涛与柳紫苏根据昨夜水生关于山神位置的诉说,朝大山里寻去。

  找到了水生用柴刀砍出来的荆棘小道后,自然而然找到了那处山壁,看到了那块形状普通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