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逞威的初教-6(下)
特别容易。非常适合用于水平较低,经济条件有限的初学菜鸟。况且,虽然是教练机,它的上面依然装了高度表、速度表、升降速度表、地平仪、磁罗盘和发动机转速表等基本飞行仪表;还有超短波电台和无线电罗盘等无线电设备,比起这个时代很多没装无线电的老式飞机来说,已经算是先进的了。

  当然,初教-6虽然有着上述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尽管是金属单翼机,它的最大平飞速度依然只有286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不过640千米,引擎的马力还比不上这个时代的很多双翼机。此外,作为一款运动飞机和教练机,原始版本的初教-6是没有武装的,所以在交付给红军之前,必须对它进行武器的加装——具体来说,就是加装了两挺7.62毫米口径的机枪,备弹300发;此外又把一部分飞机从双人座舱改为单人座舱,以减少起飞重量。然后利用这些减下来的重量,给飞机安装了一个外挂武器架,可挂10~25千克的航空炸弹两枚,或是航空火箭弹4发。这点火力虽然足以蹂躏地面部队,可用于空战就不太够了。

  幸好,初教-6眼下将要面对的敌人,也跟它一样的半斤八两——如今才刚到1935年,航空技术的大爆发尚未开始。那些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二战名机,比如“喷火”、“零式”、“地狱猫”等等,眼下都还是没影儿的事。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航母上,都在使用古老而又笨拙的双翼机……比如,美国海陆军广泛使用的p12波音双翼机,其最大时速也不过300公里。虽然它的发动机功率要比初教-6大得多,但论空战狗斗的灵活性,其实也是好不到哪里去:毕竟是跟书架似的双翼机,就算再灵活又能灵活到哪里去?

  不过,跟美国航母上那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老鸟相比,工农红军这些从两月份才开始摸飞机,三月份就要上天出击的菜鸟飞行员,就很有限不够看了。即使用单翼机打双翼机,感觉也还是很吃力。所以,穿越者们借鉴了苏德战争的苏联空军历史经验,为这帮几乎是清一色菜鸟的红军飞行队,制订了一套很猥琐的作战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工农红军的雷达和无线电优势,让红军飞行队采取“避实就虚”、“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战,尽量避开空战,专心致志于地面攻击,以此来积累战斗经验。每次出击都是在长途奔袭之余,用雷达密切关注敌机动向,一旦发现美军战机升空,就让菜鸟们立即掉头返回。

  ——而对于可怜的美军来说,他们的雷达还没发明出来,一切对空侦察都只能靠肉眼和望远镜……

  事实上,就算撤退不及。对于红军的初教-6来说也谈不上危险,因为p12波音双翼战斗机的速度,实在比初教-6快得有限——前者最大时速286公里。后者最大时速300公里,还得考虑飞机老化导致的性能下降——就算是不幸遇上了这些双翼战斗机,红军飞行队的菜鸟们也只要尽量压低了飞,然后往自己这边的地面防空火力网里跑就是了……当然,如果当真这样做的话,一个不当心就可能被自己人给误击下来。

  虽然这种打法很有些无赖地痞的耍横色彩,完全不符合这年代“空中骑士”们正面对垒的勇者风度。但早期新建的空军就是只能用这种战术,玩空战也是要先打好基础,才能一步一步地来的——弱势空军和菜鸟新手。就只能投机取巧地玩偷袭,一点点地积攒飞行时间和战斗经验,最后才能硬碰硬地打空战。

  总之,在没有雷达预jing。也没有无线电步话机及时传递jing报。整个浙东空中战场对红军单向透明的情况下,美军飞机想要抓住这种“空中游击队”就只能完全凭运气。就算有个把运气特别好的飞行员,偶尔抓住了这种“空中游击队”,接下来还要考验他到底有没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