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三、西线无战事
p; 至于红军推出的各种“红票子”和“红角子”,在被抵制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渐渐地有人愿意用了——街角有一家原本就是地下党员开办的铺子,还挂上了“苏维埃货币兑换处”的牌子,店内则堆了成箱成筐的袋装精盐,专门负责回笼货币,给那些对苏维埃政府“红票子”缺乏信任的人兑换食盐……据说镇上有几位死心眼的老太太,硬是把到手的“红票子”全都兑换了,结果家里的盐堆得连下辈子都吃不完。

  嗯,虽然有着种种的不如意之处,但无论如何,随着上海苏维埃政府的逐渐稳固,根据地范围内的老百姓也就渐渐接受了这个红色革命政权的统治——没办法,在这样一个无限悲哀、生不如死的炼狱时代,不革命还有别的出路吗?反正都是死,革命还有一线的生机。哪怕就是想活下去,也要革命!从清末开始,不仅穷人要起来革命,就连富人也革命。然后就是革命者成了反革命,被新的革命者打倒推翻……如此往复,无休无止。所以,自从民国开创这么多年来,全天下的老百姓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每年“城头变幻大王旗”,政府三天两头倒台换人的动荡乱世,对于造反和革命早已是习以为常了。

  当然,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之下,还有很多被打倒的地主老财之类既得利益者,整天唠叨着什么“红脑壳的穷泥腿子翻不了天,各国洋老爷的大兵很快就会把他们宰了”……不过,在西洋兵马真正打过来之前,他们似乎也没有主动跳出来揭竿造反,或者跑到战线那一边去当带路党的本事和胆量。

  总而言之,如今西线无战事,两军对峙前沿都是一片祥和太平的景象。

  ※※※※※※※※※※※※※※※※※※※

  但在这一派熙熙攘攘的日常街景之中,董小山连长却并不开心,准确的说是相当地郁闷,十分的懊丧。

  ——自从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艇和炮舰,开始袭击上海革命根据地之后,为了应对国内外反动派即将发动的围攻,红军就立即开始着手布置根据地的防御战。董小山在晋升为连长之后,被紧急调动到最有可能爆发激战的望亭镇。带着他那一个连的新兵蛋子一边训练一边挖工事,准备迎击国民党军队的新一轮反扑。

  谁知战线对面这帮白狗子比想象之中还要脓包,在发现自己的军饷积蓄全都成了废纸之后。就全都对硬拼红军防线失去了劲头,反倒是对聚众闹事和打家劫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搞得无锡、江阴那边鸡飞狗跳,而望亭镇的对峙前沿却是一片宁静,甚至有些不甘荼毒的老百姓从西边逃过来。

  再后来,蒋介石政府内讧倒台,日军渡江南下,南京的局势是乱上加乱。聚集在无锡、江阴前线的国民党军队也是风雨飘摇,三天两头爆发火拼,还有人拖着队伍不辞而别。自然就更没心思跟红军干仗了。

  另一方面,尽管国民党打不过来,但红军同样也没想要打出去——且不说红十军团在这段时间的攻略重点,是在南边的浙江。仅仅以实力对比而言。如今红军在苏州只有两个不满员的师。约摸一万六千兵力。而战线对面的国民党部队暂且不提,光是在江阴的侵华日军就有一个师团,足足三万日本兵!

  虽然红军革命战士从来不怕牺牲,但是像这样鸡蛋碰石头的事情,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还是少做为妙。

  问题是,对于董小山连长这样的基层指战员而言,从早到晚待在这条成天听不到枪响、闻不到硝烟的安静前线,望着远方那一面面飘扬的青天白日旗干瞪眼。同时却听着其他战友们在南线打得热火朝天,一个捷报接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