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帝国主义都是靠不住的!(上)
�了!
于是,广西、广东、四川、山西相继打着抗日旗号宣布独立,其它各省也已经在事实上割据分离……就算是那些亲日派军阀,要卖身也只会直接找日本人投靠,又何必让南京再过一道手呢?
除了各省军阀的相继独立之外,在二月下旬同时发生的,还有新一轮的抢地盘大混战。
首先是广东的陈济棠。在汕头和潮州集结了三万粤军,然后在数百名日本顾问和日本教官的协助下,打着“援闽”的旗号攻入福建,试图争抢这块原本属于十九路军,后来被中央军镇压清剿的无主地盘。为了进军顺利,陈济棠还特意派人去香港邀请蔡廷锴出山,想要他帮忙在福建招降纳叛。
与此同时。陈毅也率领红军从闽西发起猛烈攻势,企图恢复中央苏区的东部疆域。国民党花费巨资建设的堡垒防线虽然依旧坚固,但官兵已经没了能够给自己发饷的上司,需要自费打仗。而背后还有粤军插刀子……于是各路部队的长官们为防亏本,在红军面前带着部队纷纷不战而逃,或是直接哗变溃散。
然后动手的是湖南的何健——虽然跟一般军阀相比,何健对中央更为忠心一些,但面对眼下的乱局,也不得不首先为自己打算……首要任务就是把薛岳驻扎在湘西的中央军“请”出去,让湖南真正变成他何健的湖南,否则身边埋着这么大的一颗定时炸弹,何健在长沙真是睡觉都不安稳。
但问题是,这边的何健想要把薛岳撵走,那边的薛岳还想着把何健干掉,自己来当“湖南王”呢!结果,薛岳的中央军在完成整肃之后,就火速抢占湘西重镇常德,大肆劫掠军需物资,然后跟何健的湘军主力发生武装冲突。偏巧贺龙的湘西红军又从背后杀来……于是爆发了三方混战,打得是一地鸡毛……
接下来动手的,则是一个被遗忘已久的大人物,近年来名声狼藉的“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他眼下还没去陕西跟杨虎城作伴,而是在担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驻地在武昌……不过他的二十万东北军主要还客居在河南与皖北,全靠中央发饷接济。
如今蒋介石一垮台,客居异地的东北军自然也就断了炊,张学良在当前最急迫的首要任务,就是马上抢一块地盘好搜刮钱财求生存。鉴于湖北的黄埔系势力雄厚,还有海军残部控制长江,初来乍到的东北军恐怕站不住脚,张学良就放弃武昌北上,在襄阳宣布“援豫抗日”,准备以“帮忙”抵御徐州的日军为名,做抢夺河南地盘之事,从而名利双收,一扫昔日“不抵抗将军”之骂名。
然而。张学良想得虽好,但是看中了河南这块中原沃土的势力,可不止是东北军一家——除了直接承受华北日军巨大压力、一时间根本分不开身的宋哲元之外,河南周边的另外三方势力,山东的韩复渠、陕西的杨虎城、山西的阎锡山也纷纷宣布出兵“援豫”,从四面八方涌入河南。而留守徐州的日军,似乎也对沿着陇海铁路西进中原有点想法……一时间当真是八方风雨会中州。折腾得异常热闹。
再后面,何应钦在日本人的刺刀“帮助”之下,完成了对南京驻军的清洗和整编之后,就迫不及待地东面清剿赤匪的军事任务交给日本人,然后自己带着部队向西直扑安徽,企图扩大南京国民政府的辖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南昌行营的蒋介石能够打出抗日旗号,甚至高调对日宣战,那么或许还能凝聚一部分人心,组织起比较顽强的抵抗……但问题是,美英帝国主义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已经彻底吓倒了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根本不敢在道德制高点上竖�
于是,广西、广东、四川、山西相继打着抗日旗号宣布独立,其它各省也已经在事实上割据分离……就算是那些亲日派军阀,要卖身也只会直接找日本人投靠,又何必让南京再过一道手呢?
除了各省军阀的相继独立之外,在二月下旬同时发生的,还有新一轮的抢地盘大混战。
首先是广东的陈济棠。在汕头和潮州集结了三万粤军,然后在数百名日本顾问和日本教官的协助下,打着“援闽”的旗号攻入福建,试图争抢这块原本属于十九路军,后来被中央军镇压清剿的无主地盘。为了进军顺利,陈济棠还特意派人去香港邀请蔡廷锴出山,想要他帮忙在福建招降纳叛。
与此同时。陈毅也率领红军从闽西发起猛烈攻势,企图恢复中央苏区的东部疆域。国民党花费巨资建设的堡垒防线虽然依旧坚固,但官兵已经没了能够给自己发饷的上司,需要自费打仗。而背后还有粤军插刀子……于是各路部队的长官们为防亏本,在红军面前带着部队纷纷不战而逃,或是直接哗变溃散。
然后动手的是湖南的何健——虽然跟一般军阀相比,何健对中央更为忠心一些,但面对眼下的乱局,也不得不首先为自己打算……首要任务就是把薛岳驻扎在湘西的中央军“请”出去,让湖南真正变成他何健的湖南,否则身边埋着这么大的一颗定时炸弹,何健在长沙真是睡觉都不安稳。
但问题是,这边的何健想要把薛岳撵走,那边的薛岳还想着把何健干掉,自己来当“湖南王”呢!结果,薛岳的中央军在完成整肃之后,就火速抢占湘西重镇常德,大肆劫掠军需物资,然后跟何健的湘军主力发生武装冲突。偏巧贺龙的湘西红军又从背后杀来……于是爆发了三方混战,打得是一地鸡毛……
接下来动手的,则是一个被遗忘已久的大人物,近年来名声狼藉的“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他眼下还没去陕西跟杨虎城作伴,而是在担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驻地在武昌……不过他的二十万东北军主要还客居在河南与皖北,全靠中央发饷接济。
如今蒋介石一垮台,客居异地的东北军自然也就断了炊,张学良在当前最急迫的首要任务,就是马上抢一块地盘好搜刮钱财求生存。鉴于湖北的黄埔系势力雄厚,还有海军残部控制长江,初来乍到的东北军恐怕站不住脚,张学良就放弃武昌北上,在襄阳宣布“援豫抗日”,准备以“帮忙”抵御徐州的日军为名,做抢夺河南地盘之事,从而名利双收,一扫昔日“不抵抗将军”之骂名。
然而。张学良想得虽好,但是看中了河南这块中原沃土的势力,可不止是东北军一家——除了直接承受华北日军巨大压力、一时间根本分不开身的宋哲元之外,河南周边的另外三方势力,山东的韩复渠、陕西的杨虎城、山西的阎锡山也纷纷宣布出兵“援豫”,从四面八方涌入河南。而留守徐州的日军,似乎也对沿着陇海铁路西进中原有点想法……一时间当真是八方风雨会中州。折腾得异常热闹。
再后面,何应钦在日本人的刺刀“帮助”之下,完成了对南京驻军的清洗和整编之后,就迫不及待地东面清剿赤匪的军事任务交给日本人,然后自己带着部队向西直扑安徽,企图扩大南京国民政府的辖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南昌行营的蒋介石能够打出抗日旗号,甚至高调对日宣战,那么或许还能凝聚一部分人心,组织起比较顽强的抵抗……但问题是,美英帝国主义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已经彻底吓倒了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根本不敢在道德制高点上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