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意外收获
  前桥对自己的改良产品一直不算满意,这次来问他,也是想听听内行的意见。可孟筠要么低头看纸,要么点头倾听,很少表达意见,前桥便以为他是疏离客套,对孟筠道:“少司听了许久,也没说几句话,是碍于身份不敢对我讲吗?”

  孟筠愣了愣,道:“倒不是……下官是惊讶,故而想听殿下多说一些。”

  “惊讶?你惊讶什么?”

  “下官虽居禁中,也曾听闻殿下斥巨资征用工匠,置办府业之事。起初只当殿下一时兴起,看了图纸,方知殿下心存高远之志,故而有些惊讶,也有些惭愧。”

  原来孟筠和女皇一样,都以为自己闹着玩呢。前桥无奈道:“不用惭愧,像少司一样想的大有人在。冶铁厂开办之初,皇姊都以为我只是瞎胡闹……其实,我觉得你们对我的期待偏低了‘亿点点’,以至于我现在随便做出什么,你们都觉得意外。”

  孟筠看她为表达“一点”捏起的手指,桃花眼眯起,露出一个欣赏的笑。

  “或许并非期待偏低,只是期待有所不同。圣上也绝无看低殿下,说来殿下移风易俗,改变荆国贵族尚浮华之风,正与圣上心愿如出一辙。”

  “哦?”

  孟筠道:“先帝朝崇神敬神,民间便有重祀之俗。至圣上即位初期,因费用昂贵,整个朝廷甚至凑不齐一整套祀天地、真嫄所用礼器。也是因此,圣上于隆德二年大举废除祭祀之礼,罢神职者数万,以雷霆手段遏制重祀之风。当时朝野上下谤议甚众,如今十余年过去了,此举利民之处逐渐显现,反对声才算平息。”

  女皇废除祭神之礼这件事,前桥曾听梁穹说起过,只是和孟筠所言角度不同。女皇以强硬之姿,将奢侈祭祀一举废除,换来的却是十年才能平息的物议。看来梁穹说的不错,自己想移风易俗,也是一场持久战,不是生产几个产品就能解决的。

  孟筠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又道:“殿下所改的日用器物,下官看着甚好,长此以往,必能有所得。只是殿下对兴国偏好采用过多,虽然有助于扩宽销路,却导致器形有些粗俗。”

  他捻起一根笔,在别张纸上依照前桥的原图摹画起来,仅在关键处微做修改,使那东西纹饰保留兴国简洁质朴之风,形状却融合荆国工艺品精巧特点。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道:“荆国匠人工艺高超,擅长利用金性做出轻薄、精巧之器。殿下厂中工匠多擅此道。这是长处,也是特色,舍本逐末岂不可惜?”

  前桥想起赵熙衡的话,认定荆国复杂讨巧的东西在兴国没市场,道:“可是兴国人买不起,也不喜欢。还不如我仿制他们的器物做个改良版,让他们来买。”

  她将自塑“爱国商人”形象带货之事对孟筠讲了,孟筠笑道:“荆国之物当真不受喜欢吗?若真如此,兴国王室为何会斥资购买?荆物自有对方学不来的优势,殿下要做的并非削足适履,而是扬长避短。荆国之巧,兴国之朴,若能好好结合,一可振兴外销,二可改良繁饰之风,何乐而不为?”

  他将改后的图样给前桥看,一一为她解释器形中隐藏的机巧道理,隐藏在装饰背后的实用智慧,在孟筠讲解下才为前桥所知。

  她懵懂地意识到自己又被赵熙衡带偏了,如果没有一个靠谱的荆国代言人拽着,她恐怕又要不知不觉变成“智兴疑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