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她告诉丈夫她要参加高考,她要离开农场,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
丈夫本也是读书人,也希望考大学,自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两夫妻于是一起复习,一起参加了高考,还一起考上了,“我很庆幸我们两个人都考了不错的成绩,能一起离开农场来到京城。”
自打年前高考成绩陆续出来,尤其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于慧芳看过太多太多为了回城抛妻弃子、抛夫弃女的事。
不能说那些知青的做法错误,可作为曾经盼着回城的一员,她能理解那些人心里的苦。
她唯一庆幸的就是,自己跟丈夫两人能一起带着他们的孩子,走出那个地方。
谷一一知道,于慧芳的感激从何说起,这两年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离婚高峰期,当中大部分离婚都是因为知青要回城,不愿意带走乡下的妻子和孩子,或者丈夫和孩子。
于慧芳的确是少有的幸运,“这也说明当年你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并没盲目到底。”
要不是当年她选了一个同是读书人的对象结婚,哪有今天这样好的机会。
“我就是觉得两个人学识相当,婚后才能有共同的话题说。”
“所以选择很重要。”
于慧芳深以为意,“徐知青也考上了京城的大学,不过,她的婆家不愿意让她回来读书,但她自己拿了录取通知书,自己跑回来京城。”
“当年六六几个孩子拿虫子捉弄她的事,她知道了,你记得多留个心眼儿。”
第90章
刘颢坤和刘颢阳两兄弟报考的也是北京这边的大学, 过年后不久,两兄弟也一起带着行李来了北京。两兄弟是抱着提前来北京熟悉环境的心思来的,所以是元宵过后就来了学校。
谷一一的四合院房间很多,两兄弟就住在四合院, 安顿好后, 两兄弟带着李氏给准备好的礼物,由谷一一陪着一起到老爷子那边,给老爷子和老太太拜晚年。
老爷子和老太太都知道, 孙女跟这两家人关系好, 且这两个孩子身上的气质也干净, 两人也喜欢,自是盛情款待了他们一番。
并说往后在这边遇到麻烦, 可以打电话过来, 或者上门找他们帮忙, 不用客气。
两兄弟都知道他们这是看在谷一一的面子上, 才做的承诺, 嘴上应着一定,心里却知道他们不会找上门。
因为小事他们不好意思找上门, 大事他们倒想找上门,却不会找上门。
不过,他们也知道,只要让大家知道他们是谷一一的侄儿,正常人一般不会找他们麻烦,就像过去几年他们在济南一样。
虽然刘辰烨实际没为他们做什么, 但知道他们是刘辰烨的家人,自会有人卖他面子,不上门找他们麻烦。
虽然知道老两口是因为谷一一才说的这客套话,两兄弟还是由衷的关心,他们很清楚,倘若哪天他们抹得开那个脸求上门,老爷子一定会帮忙的。
拜访过老爷子后,谷一一带着四个孩子陪了两兄弟几天,后面两兄弟就自己行动了。
这是刘颢坤第一次来京城,可刘颢阳曾经跟六六他们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