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猜灯谜说龙马精神 献颂诗免百姓欠赋
咱想该庆祝一番,亏得张先生和冯公公尽心尽意,这灯会才如此辉煌。”

  “这要花多少钱哪!”李伟摸了摸身旁一根包了金箔的灯柱大发感慨。

  “瞧你说这话,还是乡下的李老倌。”李太后说着咯咯咯地笑起来。

  冯保凑趣儿言道:“武清伯,您是担心万岁爷花不起钱是不是?如今的万岁爷,可不是你女婿隆庆皇帝爷那时的景象。现在,万岁爷大钱不动,就是扫扫箱子角儿,这样的鳌山灯会,一个月办一次,也还绰绰有余。”

  一说到钱,朱翊钧就敏感地看了看张居正,见这位师相望着头顶上的宫灯出神,似乎别有所思,便打断众人的谈话,带头走进了二十四番花信灯的灯街。

  一入口,便是璀璨夺目的梅花灯阵,打头的第一盏灯,高约八尺,绉纱扎就的五瓣腊梅,通体透明。花蕊间插着一个精致的黄绫绢轴,冯保命守灯的小火者取下,恭恭敬敬送到朱翊钧手中,朱翊钧抖开一看,上面是一首诗:

  闯关踏隘气吞吴,

  驰向中原拜洛书。

  尽载英雄朝帝阙,

  忠心岂肯玉龙孤。

  诗下面还有三个工整小字:打一字。

  “啊,原来这是个字谜。”朱翊钧立马儿来了兴趣,将诗轴反复看了几遍,问道,“这是字谜吗?”

  “肯定是。”冯保答。

  “这个字谜毫无踪迹可寻,这是谁出的?”

  “是翰林院里的词臣,这里头的二百四十个灯谜,都是他们编出来的。”

  朱翊钧拿着诗轴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出头绪,便把诗轴朝灯下值勤的太监手中一塞,说道:

  “这个难猜,走,咱们往前看去。”

  李太后就站在儿子身边,见他要走,连忙喊住他,说道:

  “钧儿,这是第一个灯谜,你非猜出来不可。”

  “为何?”朱翊钧瞪大了眼睛。

  “既然摆在第一,肯定是个吉兆,你这一走,好兆头不就没有了?”李太后笑着说。

  一说到钱,朱翊钧就敏感地看了看张居正,见这位师相望着头顶上的宫灯出神,似乎别有所思,便打断众人的谈话,带头走进了二十四番花信灯的灯街。

  朱翊钧不敢违抗母命,只得重新拿起诗轴,但仍看不出奥妙,遂指着冯保说:

  “大伴,你说,这是个啥字儿?”

  冯保笑着答:“这二百四十个灯谜的谜底儿,老奴都已知晓,咱若说出来,岂不是作弊?”

  “张先生呢,你知道谜底吗?”

  “臣不知道。”张居正回答。

  “那你猜猜。”

  打一看到诗轴,张居正就开始琢磨,这会儿从容答道:“这个字谜,若从字画构架上去寻思,肯定如坠五里雾中,这是一个会意的字谜。”

  “会意?那它是什么字?”

  “马字,骏马的马。”张居正指着朱翊钧手里的诗轴解释说,“闯关踏隘,驰向中原,都是说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