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过往回忆
中父母都已经年过半百,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将他培养长大。而他自己也不负父母所望,大学已经可以算是毕业了,工作也找到了明天就可以上班,实习期间基本工资虽然只有两千,但包吃住。加上他又不抽烟喝酒,再加上一些食宿补助之类的补助,一个月能有小三千块的纯收入对他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毕竟转正后工资肯定还会增加。

  对于一直在家里务农的父母来说,一年到头单靠务农除去种子肥料钱和必须留下的口粮净收入可能连五千块都还不到。若不是靠着李父在家乡帮人做点小工,恐怕李宇大学这几年的学费

  都凑不齐,而现在刚踏入社会只要两三个月的工作就能达到父母辛苦一年才能得到的收获,而且工作时间还更少这还有什么不能让父母满足的呢!虽然他与那些月收入上万上十万的白领金领

  完全没有相比的地方,但李宇也不气妥,受父母小农思想的影响,让他也更容易满足,至少才开始确定工作的时候他就没想过要与那些社会的jing英人士相比。

  李宇还记得自他懂事起,家里面就一直负债,听说当年父母为了结婚,李父竟然连彩礼钱都是借的,这让嫁过来的李母一直为了这事没少抱怨。因为那个年代结婚的规矩还没现在那么多

  ,彩礼要收但也可以象征着只收一点点,但李父却为了面子硬是借了几百块。二十年前的几百块,对农村人来说一年到头啥都不支出可能都还赚不到,作为传统中国女xing的李母尽管口中抱怨,但还是不得不与李父一起起早贪黑的劳作来还债。

  特别是现在身体与灵魂造化空间强化后,小时候早就遗忘的记忆现在却清晰出现在眼前。还不懂事那几年,父母每天天不亮就拿着农具出去天黑净了才回来,而他就由nainai带着。但调皮的他却是总趁着nainai不注意跟着大他一岁的堂哥到处跑,常常害的大人们丢下要紧的农活满山的找他俩。

  犹记得那几年家里每次吃饭都只有一个菜,而且都是素的,一年到头都很少见到肉,甚至有一年过年都没有肉吃。而小孩子爱又是最爱吃好东西,李宇也不例外,家里没有咋办,聪明的他总是在爷爷nainai他们吃饭的时候跑过去。做为爷爷的第二个孙子也是最小的孙子,那得到宠爱当然不一般,好吃的都留给他。现在想起来,爷爷nainai的音容笑貌更是记忆犹新。

  几年过后,家里欠的债终于还完眼看ri子要好过一点了,没想到又遇到天灾连绵的大雨。大量的水从房屋后山上流淌下来,让本就岌岌可危的泥做的房屋到了即将倒闭的地步,等大雨停下,后面挨着山壁的猪圈的泥墙已经只剩了半面。当这事被李母后家亲戚知道后,李宇的大姨二话没说,直接给了拿出了家里的积蓄一万借给了他们家,让他们先把房子修好,钱什么时候还都行。

  就这样让李宇自懂事起就记得家里好像一直都在还账,知道他上高中了家里的债才还清,之后的这几年ri子才好过了起来。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即使想不懂事都不行。每次放学后回家看到父母还在山上劳作,为了自己不饿肚子,那饭至少要学会自己做,看到自己的父母的脏衣服要学会帮着洗。农忙时候都在干活,即使他想去玩不说父母不允许就是出去也都找不到跟他一起玩的伙伴,因为都要帮父母跟天抢时间将地里的作物都收回家来。所以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不是他们愿意的,而是生活在那个环境,就不得不早早的承担起属于他那份责任。

  而现在终于好了,李宇他现在即将踏入了社会,再也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