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张献忠创立大西国
  崇祯三年(1630年),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此人武勇,善于统帅,能征善战,颇受皇帝器重。这天晚上,卢象升在御花园散步,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卢象升急忙躲到暗巷中。一会儿功夫,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从远处走了过来,他看了卢象升一眼,大声的叫道:“什么人?“卢象升见状连忙说道:“是我。“这名汉子看到是卢象升后,连忙抱拳行礼,说道:“卢大人好,卢大人怎么会在这里?“卢象升说道:“我是出来散步的,你是......?“这名汉子说道:“卢大人,末将是杨嗣昌的手下,末将奉命前来迎接卢大人。“卢象升闻言大喜,连忙说道:“快快有请。“

  “卢大人,杨大人有意向圣上推荐大人去四川剿匪,”

  卢象升闻言愣了一下说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名汉子回答道:“回禀卢大人,就在今日上午杨大人派手下人来通知我。“卢象升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好,你去禀报一下圣上,就说卢某愿意赴任!“这名汉子应诺一声便转身离去。卢象升回到御书房中等待皇帝的回信,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皇帝的圣旨来到御书房,卢象升看过圣旨后,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皇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让自己带领三万人马去剿灭叛军。卢象升立即跪拜谢恩。朱由检的意思很简单:朕要用卢象升的三万精锐,用你的聪慧才智,剿灭叛军。卢象升接到皇帝圣旨后,立即召集自己的心腹谋士商量如何应对,最后卢象升拍板:剿灭叛军!

  卢象升立即派人给杨嗣昌回信。杨嗣昌收到回信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早已经知道,卢象升肯有所建树的,果然自己猜测不错,卢象升是一员猛将,能够将叛军剿灭的几率极高。卢象升收到崇祯帝的圣旨后十分激动,自己机会来了。

  至于崇祯帝不知道选卢象升去四川剿匪对不。

  卢象升本来是一名文官,卢象升生于常州府宜兴县张渚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作战还勇猛而且被誉为明末名将,用他去四川剿匪应该正确。

  至于杨嗣昌,朱由检命他镇守山海关修筑长城防线防止后金再次越过长城并且从私库里拨款给他三百万两,用于招募京畿附近军队又把三大营交给他指挥总计4万人左右扼守长城乃至居庸关一线。

  崇祯六年年八月(1633年9月),张献忠率大军围攻成都,张献忠大兵压镜,而成都守军仅有3万多人。

  这3万人中,有3000人是刚上任的四川巡抚龙文光从南充带过来的,加上各州县紧急调来的兵力,正规兵力尚不过万。其余都是临时招募的民兵,训练无素,毫无战力。

  3万对15万,兵力的巨大悬殊,使这场仗的胜负从一开始就成了定局,即使诸葛亮在世,恐怕也无回天之力。

  更为糟糕的是,这次大战不同于以往,成都处于孤立无援状态。

  前几次张献忠攻打成都时,前有守军顽强阻击、后有明朝几十万大军尾随追击,两面夹攻,使张献忠很难招架。张献忠一看形势不妙,只得赶紧逃窜。张献忠打来了,成都完了!”大战即临,成都流言四起,民众惊恐万状。

  张献忠从三面合围成都之时,所过之处烽火千里,风声鹤唳。各州邑的官员、乡绅纷纷逃往省城,给成都民众心理造成极大的恐慌。听说张献忠外号叫“张剃头”,见人就杀,砍人头如切西瓜,城中百姓无不魂飞胆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