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尚书省听用 第三十一章 吏部
�各地!吏部下辖四司: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掌管全国五品以下官员任免,以及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员考核。

  唐朝官员制度是:三品以上者由皇上亲自选拔任免;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由宰相推荐皇上任免,然后吏部走个过场;六品及六品以下由吏部对个人的身材,品德,功劳,政绩等综合评价让后上报门下省批复任免,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像王伟的两次任命就都没有通过吏部,只是在吏部背了个案而已,这叫御赐亲封,是皇上特别恩赏的。吏部有尚书一人长孙无忌,正三品上。侍郎一人就是尚书的助手,其下各司都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每司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可以说是各司其职。有事会层层上报!当然现在长孙无忌受宠,乃是当朝首功,比房杜二人还要得帝心,所以吏部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出格的事,但那都是大佬之间的纠葛,与下面无关,下面还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今日早朝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大人们直到快午时才下朝,王伟就蹲在吏部的房间蹲了一上午,基本上把吏部的一些操作流程以及分管的事项差不多弄明白了。

  随二位大人进到正堂以后,二位大人只是嘱咐依旧有大事可汇报,结果也没什么大事,二位大人就可以回家了,他们一般没事下午可坐可不坐堂的,见没什么事,杜如晦就先走了。房玄龄叫过王伟问今天都干了些什么,王伟如实回答在吏部的房间学了一上午,并且把自己理解的唐朝人事制度说了一遍,房玄龄很是欣慰。觉得自己还真是捡了个好学生。拐弯抹角的问了一下昨天王伟去国子监的事,王伟自不会如实说,只是说和王大人一起编纂了一部算学教材而已,王伟说的风轻云淡房玄龄听的却心生波澜!这孩子才多大啊?就能著书立说了!听自己孩子说王孝通个老顽固可是说此书能流传千古啊!这才弱冠之年就名流千古了,这以后还了得么?不过作为自己的学生,王伟越出彩越是个自己争得了颜面。倒是可以好好培养一下很可能会是一个栋梁之才啊!

  房玄龄便把现下唐朝的人事制度详细的向王伟介绍了起来,以及房玄龄赖以成名的用人之道!讲的很详细,也非常准确,让王伟听的兴奋不已,这可是大唐首辅亲自讲的人事制度啊。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玄机啊!这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啊!人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怎么用人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讲到一半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讲各州各府的情况呢!李恪在外面探头探脑的想进来,但是看到王伟和房玄龄正在谈话又不好意思打扰。急得直抓头发。

  “蜀王请进!“最后还是房玄龄看不下去了,叫进了李恪。

  “见过房相。”李恪恭敬地道,这小屁孩在长辈们面前总是一副乖孩子的样子!

  “恩,蜀王,是来找叔溢的吧?”房玄龄见李恪老是朝王伟撇嘴,问道。

  “是,相爷,我等昨日约好要去唐尚书家做客,他们让我来催一下叔溢兄!”李恪豁出去了,直接叫照直说了!

  “哦,呵呵,到唐尚书家做客,好吧,那老夫也就不枉做小人了,叔溢去吧,今日下午没什么事,叔溢不用来听用了,和小王爷一起去查看一下红薯收购情况吧!”房玄龄还给王伟找了个借口道。

  “多谢恩师,学生等年轻多是好事之人,给恩师添麻烦了!”王伟诚恳地道。确实没想到房玄龄会为王伟找借口,而且是谁也说不出什么的借口!

  “少年人,难免的,老夫也羡慕尔等之年轻啊!呵呵,去吧!”房玄龄感叹的道,其实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