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四处拜山头
杆边道:

  “本官初来乍到,仰仗各位提点扶持,只愿不负圣恩,不负百姓。承蒙诸君不弃,拨冗前来,耀昀先干为敬,诸位随意,请!”史耀昀干了这杯,楼下应诺声一片也干了,楼上也都干了,即使官职在史仲竹之上,也不端着。

  招呼各位吃好和好,一场宴会从傍晚,延续到晚上,多亏来的都是官员,不然宵禁就能把人拦在路上。

  史仲竹回到院子,魏贞娘迎了上来,道:“可累了,泡个热水澡,解解乏。”

  “唉,总算拜完山头了,今天大家也辛苦了,明日休息,自由安排,后日一早出发。”史仲竹道。魏贞娘自然同意,又吩咐内外管家安排。

  在贵阳停留了六天,史仲竹才向安顺进发。

  安顺境内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汉族>布依族>苗族,除了这三个主要民族之外还有侗族、回族、彝族等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多民族杂居。

  在安顺官方自然认为,自己所在的盆地,是中心,是先进,把所有民族都统称为夷民,朝廷要求夷民出山为民,这样朝廷才有税收,但风俗习惯的差异,经常在各民族间起冲突,加上被派到贵州来的,在朝廷也没有什么过硬背景,自然得过且过,安顺情况并不理想。

  史仲竹一行到离安顺境内还有十里左右的时候,安顺当地官员已经在路口迎接了。有军民府直属的同知、通判,也有宁谷寨、西堡两个长官司的长官,只能说安顺是个特例,史仲竹虽然管的是行政,但安顺行政和军事合一,司法也不起多大作用,提刑按察使司派在安顺的人,简直就是个摆设。

  史仲竹下了马,谢过诸位同僚乡绅的热情,请他们带路,也邀请他们在三日后,参加他这个新知府的宴会。同知作为现场级别最高的,先告罪说应该是他们给大人准备接风宴,又谦虚的表示一定准时到场。

  走完过场,史仲竹上马,跟着那些乡绅进城,到了知府衙门,谢过他们带路,先进去安顿。

  本朝对官衙的修建没有太过苛刻的要求,所以官衙修得还算气派,史仲竹带着人直接进了后衙,后衙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比不得京城风流,却也花草繁茂。早有下人前来安置,史仲竹魏贞娘洗漱,更衣,用饭,折腾完了,魏贞娘赶紧睡觉,终于到地方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史仲竹却换好衣服,听去病对安顺的初步摸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