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田园悠然乐
��身旁。

  “主子万安,主子带回来的野生稻果然不凡,种下之后,成熟时容易脱落的种子,都是随熟随采,晒干,净种,贮存,等今年4月初就能播种繁殖。现在还看不到结果,但按主子吩咐的通过花药培养,得了一批具有抗性的合成育种中间材料和一个优质高产新品系。往后几年老头子主要就这些高产优质栽培稻与之杂交、复交和回交下功夫,争取早日把主子要的良种培育出来。”赵老也不说废话,张嘴就是一大堆专业术语,这些东西都是史仲竹教给他的,如今说来,去病和姚管事这般自认识文断字、有些见识的人都听不同赵老在说什么。

  “好,太好了,赵老辛苦了,良种培育总算有了实质进展,只是,依赵老看,良种什么时候能真正稳定、大量出来?”史仲竹问到。

  “这……这个,老头子也不敢肯定,按理说有了今年这批野生稻种,再试验两年就行了,可主子是知道的,庄稼的事情,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万一气候不好,或者遇上良种不稳定,老头子实在不敢保证啊!”赵老实话实说到。

  姚管事在一旁听得着急,这个小庄子是史仲竹手中的第一批私产,感情自然是有的,只是如今史仲竹的身份水涨船高,小庄子自身条件又不过硬,姚管事生怕史仲竹狠心抛下这个庄子,姚管事这几年过上了受主子重视、受下面人尊重奉承的好日子,可不愿再过以前无足轻重的苦日子。

  姚管事听了赵老的话,连忙补充到:“主子放心,咱们京城,圣人庇佑,百邪不侵,气候自然是好的,老奴担着管事,什么事都先紧着赵老的良种事宜,主子要的东西,肯定能按计划完成。”

  史仲竹倒不催促,有时候科研就是这样,你做了完全的准备,可时机不到,它就是出不来,很多人都受不了长期大量投入,却没有产出或者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的情况,而撤资、停项。史仲竹坚信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沿着这个方向自然有最璀璨的宝石等着自己挖掘。

  “姚管事的心意我知道,只是良种培育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也不是马上就要,慢慢来吧。”史仲竹今年才十五岁,时间还长,他等得起。

  史仲竹为姚管事、赵老、去病都记了一功,赏了银子、布匹,又叮嘱赵老抓紧研究,叮嘱姚管事注意保密,才把话题从良种上移开。

  “听说你们把附近的山头买下来了?”史仲竹游学接到消息的时候,去病早就组织把山头买下来了。

  “是嘞,主子,就是庄子后面的小山包,这山不过十五丈高,在南边位置不好,山上既没有名士隐居,又不出产什么好东西,这山原是一西北武官的产业,只是……”说到这里去病低下声音,私语到:“这武官是端王爷一派的,三王爷受了斥责,手下势力大量被减除,这武官也被抄家了,奴才拣了够漏。”

  “这样啊,那你就只买了这山头?”史仲竹可不相信自己调/教出来的是这样的老实人。

  “嘿嘿嘿,主子料事如神,奴才把这小山包方圆十里的地都买下来了,小山包南面山脚下的地都出了京城地界,属于南直隶了。”去病说到。

  “这样一来,京城南面的地就可以连成一片了。”史仲竹脑海里浮现出史家在京城田产的分布图,把这座山头一买,就和家里原来的田产连起来了,管理也方便很多。

  “办的好,去病,银子还趁手不?”史仲竹走的时候把庄子的产出交给了去病,其他产业也交代了去病去提银子都放行,买山头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