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扬帆之地
来这么耳熟?很像后世领导视察时身边官员的套话:“你小子不会是糊弄我吧?能够造船的船匠在南边一样的受看重,那里会有那么大差别?”
吕勇大为不忿:“确实如此,再会造船又如何?在南边船匠是奴籍。还不许脱籍的那种,子孙世代都是奴籍,家主可以打杀的,哪里像这边,将军给那么好的待遇,船匠在南边的身份还不如驾船的船工。”
罗烈瞪大了眼:“还有这种事?走,我们去船厂看看,你给我说说这船工在南边是怎么个情形。”
两人就迈步往船厂而去,路上吕勇就说了下南方船匠的情况,罗烈才知道。原来晋国也有海商,大的海船有五百料左右,也就是五百吨的大船,还是平底船,基本在近海活动。还有五百料以上的大船,这种大船可不是简单能够造出来的。
滨海一带的渔船基本是渔家自己制作,船小,而五百料的大船是专门的木料制作,有橡木、楠木等等,其中调胶制木和连接。这是关键工艺,每一家海商都有自己的造船工匠,这些手艺可以说是造船的核心,为了保密。
船匠的手艺都是家传,海商的背景其实就是南边的世家,这些掌握了造船手艺的船匠,就只能是家奴的命了,手艺世代相传,也就只能世代为世家造船了。
罗烈顿时恍然,看来陆云鉴找来的二十户船匠,来得可不容易啊,下回可要好好谢谢陆云鉴,不过今日还是要看看这些船匠的成色。
穿过鱼肉作坊下面山壁的夹道,罗烈一行人漫步前行,连云港只有一个正式的入口,分成两条道,一条是这个宽只有两丈左右,长约五十丈的夹道,这是海水潮汐形成的浸蚀,穿过夹道就能够进入连云港。
另一条道路就是靠近海边的海滩,涨潮之后海滩那条道路就不能使用,罗烈的意思并不是要靠这两条道路出入,是想在山壁上开出一条路,直接从淬锋堡出入,连云港背靠山壁,成阶梯状分布,道路可以修建成之字形,一样可以用车来拉货物。
淬锋堡那一面的坡度比连云港这边要缓得多,更是方便上下,这样连云港的防护才能够做到最好,至于冬季封冻,罗烈心里是有主意来防备的。
船厂是整个连云港最大的建筑物,一共两座,分别修建在码头的左右两侧,码头是直接修建在从山上伸入海中的一个岩层上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看上去显得宽阔得很。
二十户船匠十户一组,分别掌管了一座船厂,二十户船匠中有三户是有造大船经验的匠师,一户姓刘,一户姓尤,一户姓蔡,其中姓尤的那一户是陆家的两大造船匠师之一,一直是陆云鉴父亲手中最好的匠师。
陆云鉴决心到炎州立业,正好罗烈提出需要造船匠师,陆云鉴就将尤家直接打包带来了。
那被称七娘的鱼娘,就是匠师尤顺海的孙女,尤顺海今年五十四岁,已经算得上高寿了,十一岁就在船厂造船,已经有四十多年的造船经验,两个徒弟就是另外两户匠师刘涛和蔡金水。
罗烈和吕勇所到的这个船厂,就是尤顺海负责的船厂,另一面的船厂是尤顺海的两个徒弟负责。
罗烈没有惊动船厂的人,和吕勇直接走了进去,一进门就看到一排如同库房一般的建筑,一字排开,全部是上好的大木搭建,外面用泥灰涂盖,高度很高,像是粮仓一类的建筑。
库房前面是一个占地六七十亩的大空地,现在摆满了木架子,上面全是一块块的�
吕勇大为不忿:“确实如此,再会造船又如何?在南边船匠是奴籍。还不许脱籍的那种,子孙世代都是奴籍,家主可以打杀的,哪里像这边,将军给那么好的待遇,船匠在南边的身份还不如驾船的船工。”
罗烈瞪大了眼:“还有这种事?走,我们去船厂看看,你给我说说这船工在南边是怎么个情形。”
两人就迈步往船厂而去,路上吕勇就说了下南方船匠的情况,罗烈才知道。原来晋国也有海商,大的海船有五百料左右,也就是五百吨的大船,还是平底船,基本在近海活动。还有五百料以上的大船,这种大船可不是简单能够造出来的。
滨海一带的渔船基本是渔家自己制作,船小,而五百料的大船是专门的木料制作,有橡木、楠木等等,其中调胶制木和连接。这是关键工艺,每一家海商都有自己的造船工匠,这些手艺可以说是造船的核心,为了保密。
船匠的手艺都是家传,海商的背景其实就是南边的世家,这些掌握了造船手艺的船匠,就只能是家奴的命了,手艺世代相传,也就只能世代为世家造船了。
罗烈顿时恍然,看来陆云鉴找来的二十户船匠,来得可不容易啊,下回可要好好谢谢陆云鉴,不过今日还是要看看这些船匠的成色。
穿过鱼肉作坊下面山壁的夹道,罗烈一行人漫步前行,连云港只有一个正式的入口,分成两条道,一条是这个宽只有两丈左右,长约五十丈的夹道,这是海水潮汐形成的浸蚀,穿过夹道就能够进入连云港。
另一条道路就是靠近海边的海滩,涨潮之后海滩那条道路就不能使用,罗烈的意思并不是要靠这两条道路出入,是想在山壁上开出一条路,直接从淬锋堡出入,连云港背靠山壁,成阶梯状分布,道路可以修建成之字形,一样可以用车来拉货物。
淬锋堡那一面的坡度比连云港这边要缓得多,更是方便上下,这样连云港的防护才能够做到最好,至于冬季封冻,罗烈心里是有主意来防备的。
船厂是整个连云港最大的建筑物,一共两座,分别修建在码头的左右两侧,码头是直接修建在从山上伸入海中的一个岩层上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看上去显得宽阔得很。
二十户船匠十户一组,分别掌管了一座船厂,二十户船匠中有三户是有造大船经验的匠师,一户姓刘,一户姓尤,一户姓蔡,其中姓尤的那一户是陆家的两大造船匠师之一,一直是陆云鉴父亲手中最好的匠师。
陆云鉴决心到炎州立业,正好罗烈提出需要造船匠师,陆云鉴就将尤家直接打包带来了。
那被称七娘的鱼娘,就是匠师尤顺海的孙女,尤顺海今年五十四岁,已经算得上高寿了,十一岁就在船厂造船,已经有四十多年的造船经验,两个徒弟就是另外两户匠师刘涛和蔡金水。
罗烈和吕勇所到的这个船厂,就是尤顺海负责的船厂,另一面的船厂是尤顺海的两个徒弟负责。
罗烈没有惊动船厂的人,和吕勇直接走了进去,一进门就看到一排如同库房一般的建筑,一字排开,全部是上好的大木搭建,外面用泥灰涂盖,高度很高,像是粮仓一类的建筑。
库房前面是一个占地六七十亩的大空地,现在摆满了木架子,上面全是一块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