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330节
大眼,一笑多喜庆,跟这哥哥眉眼气度都不像一个家门出来的。”

  盛公子呵呵一声:“人家俩,你看我一眼,笑一下,我看你一眼,笑一下的,昨儿打火铳,她二哥还给她擦了回汗,拿块手帕就捂脸上了——那劲儿轻的,活像茶花儿是个泥人,手碰一下就碎了,他是轻轻把汗沾走的!”

  “是继兄吧?嘿嘿嘿,继兄继妹一家亲,得,没公孙你什么事儿了。”

  公孙景逸一脚踹过去:“你们真是狗眼看人,腌臜扎堆!人家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笑一下怎么了?擦擦汗怎么了?我跟和光还一个沙坑里打过滚呢。”

  公孙景逸放眼再去瞧——茶花儿累了,赖皮不好好走路,她哥拉着她走,还是隔袖握住的手腕,怎么看都是铁铁的兄妹情嘛!

  铁铁的亲兄妹坐上同一辆马车,走了同一条路,回了一个“家”。

  像漕司、总兵府这样显赫的人家,没哪个是光杆司令,周边几省处处是自己的人脉,自有官员把人领回家里仔细接应着。

  外省官员通通住招待所,叫“候馆”,修得富丽堂皇,连住宿带餐饮、泡澡听戏、租马租车、大小银兑、行李寄存,那是一应俱全,平时专门招待公出的官员,空闲房间多的时候,偶尔也开门出与过路的富商住,平平馆中收支。

  只是享这尊贵是要花大价钱的,天价酒店体验券几十两一位。

  唐荼荼寻思:二哥不想露身份,还带了这么些影卫,进这道门得交多少钱。

  正想着,就见廿一拿着一沓腰牌,人手一块发下去,七品小吏官牒,将将够进候馆的门。

  唐荼荼惊得拿起来看,牒书上姓甚名谁、任职于哪、公差几日都写得清清楚楚,唯独名字对不上号,是一沓假名。

  她惊大眼睛:“这是造假的?”

  廿一笑了声:“怎至于此。门下食客都有的,出门在外办事的皆有准备。”

  看来是官方造假。唐荼荼放下心:“那挺好,省钱了。”

  堂倌仔细验对着一封封牒文,廿一抱臂等着,忍不住飘来一眼。

  姑娘真是……傻人有傻福,主子为了跟她做几日邻居,费这苦心,到姑娘眼里就惦记个“省钱”。

  蓬莱是东海诸夷国来天朝朝觐的头一个落脚处,候馆可比王府规制,占了足足半条街,园里还看见几个西洋面孔,穿着汉人的长袍大褂,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七品小官们住在北馆,地方偏,一排小院都是依着地形建的,不是齐整的四方院,却全是地地道道海景房,爬上绣楼就能看见海。

  院大,清静,还步步是景,唐荼荼活两辈子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招待所。

  大门外挂了盏“唐”字灯笼,表明是已经住上人的院。跑堂的踮起脚,往隔壁门檐下挂了盏“严”姓灯笼,哈腰留了句“爷有事只管吩咐”,麻利地走了。

  院门大敞着,唐荼荼挪着碎步,半天没挪进去。

  于是晏少昰也没走,他如往常一样背着只手,雪青的护领束着脖子,像一颗风纪扣,藏住生机蓬勃的身骨,肩膀宽展,胸膛挺实,脖子上的筋肉都练得恰到好处。

  堂堂二殿下呀,那站姿,那举止、口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