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大周王朝】
有蜀、东有吴、南有楚,都是强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荆南的发展空间,高季兴割据之初,也曾野心勃勃,几次试着对外扩张,但始终没能从四方强国手中夺得一寸土地,最后也只好放弃了这些无谓的尝试,转而委屈求全,以依附周边大国作为求生存的手段。
不过荆南虽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夹缝也有夹缝的好处。在五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作为南方第一强国的南唐一直与中原保持着一种对立的关系,封锁了南北通道,这就使身处诸国中心位置的荆南成为了连接南北双方的唯一陆上通道。
高季兴就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始在荆南当起了车匪路霸,不仅对来往客商收取高额的过路费,有时竟然连邻国的战略物资都不肯放过。
天成元年(926年),后唐国内大乱,庄宗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明宗李嗣源即位称帝。
在这之前,李存勖的长子李继岌命亲将韩珙从西川解回金帛四十万缗,因战乱而滞留途中,直到天成二年的二月才运经荆南。高季兴见有这么大一笔横财从眼前路过,立即丧失了理智,竟然把韩珙杀了,将这批财宝一口吞没。
李嗣源遣使诘问,高季兴瞪着眼睛大说瞎话,谎称是韩珙路上翻了船,这批财宝都已沉到江里看不见了。
这一下,把李嗣源气得火冒三丈,立即派兵讨伐。正巧前不久楚王马殷遣使赴后唐朝贡,李嗣源回赠了给他美女两名,骏马十匹也经过荆南,高季兴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把这批赠物也截了下来,这下又把马殷得罪透了,楚国便与后唐两下发兵一起攻打荆南。高季兴无奈,只好向临近的吴国求援。
当时吴国是徐温当政,很不愿招惹这样的是非,不肯发兵救援。按理说以荆南弹丸小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抗唐、楚两大强国的进攻,可也是高季兴命不该绝。
后唐一发兵,就赶上阴雨连绵,粮草不济,只得退兵。而楚国虽然军事进展顺利,将荆南兵打得大败,但楚国大将王环却对马殷劝道:“荆南地处中原、吴、蜀之间,乃四战之地,宜存之为屏障。”
王环这一句话,道出了荆南能长期存在的秘密。荆南国家虽小,但却是周围几大强国的缓冲地,谁也不愿去掉这个屏障。马殷听完觉得非常有道理。随即便传令撤军。
高季兴逃过此劫之后,也没有收敛,继续大发车匪路霸的不义之财。经常掠夺别国货物,不过手段开始灵活起来。一般只对商旅下手,不再对各国间往来贡物开刀。如果案情重大,惹来临近强国的责问,高季兴还往往将货物全数发还。
高季兴这种做法虽然讨厌,但因为自从惹来两大强国联兵讨伐之后,高季兴每次作案的金额就有所下降,别国如果兴兵讨伐就显得不太值当。可是他又屡屡作案,毫无悔改之意。搞得四方临国都对他十分厌烦。
高季兴的这种作风一直保持到死也没有改变,等到他的儿子高从诲继位之后就更加的变本加厉,不但其抢劫行为不让乃父,而无赖行为更是较高季兴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季兴于后唐天成三年去世,之后唐、晋、契丹、汉如走马灯般地占据中原,而南方南汉、闽、吴、蜀等也相继称帝。
高从诲为捞册封的实惠,竟然到处称臣,搞得诸国国君都对他十分鄙夷,将他称为“高无赖”。
不过这个“高无赖”,倒可算作是五代当中一个非常难得的第二代领导人。有一次。他跟人谈到楚王马希范奢侈淫逸之事,不�
不过荆南虽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夹缝也有夹缝的好处。在五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作为南方第一强国的南唐一直与中原保持着一种对立的关系,封锁了南北通道,这就使身处诸国中心位置的荆南成为了连接南北双方的唯一陆上通道。
高季兴就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始在荆南当起了车匪路霸,不仅对来往客商收取高额的过路费,有时竟然连邻国的战略物资都不肯放过。
天成元年(926年),后唐国内大乱,庄宗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明宗李嗣源即位称帝。
在这之前,李存勖的长子李继岌命亲将韩珙从西川解回金帛四十万缗,因战乱而滞留途中,直到天成二年的二月才运经荆南。高季兴见有这么大一笔横财从眼前路过,立即丧失了理智,竟然把韩珙杀了,将这批财宝一口吞没。
李嗣源遣使诘问,高季兴瞪着眼睛大说瞎话,谎称是韩珙路上翻了船,这批财宝都已沉到江里看不见了。
这一下,把李嗣源气得火冒三丈,立即派兵讨伐。正巧前不久楚王马殷遣使赴后唐朝贡,李嗣源回赠了给他美女两名,骏马十匹也经过荆南,高季兴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把这批赠物也截了下来,这下又把马殷得罪透了,楚国便与后唐两下发兵一起攻打荆南。高季兴无奈,只好向临近的吴国求援。
当时吴国是徐温当政,很不愿招惹这样的是非,不肯发兵救援。按理说以荆南弹丸小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抗唐、楚两大强国的进攻,可也是高季兴命不该绝。
后唐一发兵,就赶上阴雨连绵,粮草不济,只得退兵。而楚国虽然军事进展顺利,将荆南兵打得大败,但楚国大将王环却对马殷劝道:“荆南地处中原、吴、蜀之间,乃四战之地,宜存之为屏障。”
王环这一句话,道出了荆南能长期存在的秘密。荆南国家虽小,但却是周围几大强国的缓冲地,谁也不愿去掉这个屏障。马殷听完觉得非常有道理。随即便传令撤军。
高季兴逃过此劫之后,也没有收敛,继续大发车匪路霸的不义之财。经常掠夺别国货物,不过手段开始灵活起来。一般只对商旅下手,不再对各国间往来贡物开刀。如果案情重大,惹来临近强国的责问,高季兴还往往将货物全数发还。
高季兴这种做法虽然讨厌,但因为自从惹来两大强国联兵讨伐之后,高季兴每次作案的金额就有所下降,别国如果兴兵讨伐就显得不太值当。可是他又屡屡作案,毫无悔改之意。搞得四方临国都对他十分厌烦。
高季兴的这种作风一直保持到死也没有改变,等到他的儿子高从诲继位之后就更加的变本加厉,不但其抢劫行为不让乃父,而无赖行为更是较高季兴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季兴于后唐天成三年去世,之后唐、晋、契丹、汉如走马灯般地占据中原,而南方南汉、闽、吴、蜀等也相继称帝。
高从诲为捞册封的实惠,竟然到处称臣,搞得诸国国君都对他十分鄙夷,将他称为“高无赖”。
不过这个“高无赖”,倒可算作是五代当中一个非常难得的第二代领导人。有一次。他跟人谈到楚王马希范奢侈淫逸之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