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大周帝国】
emsp; 然而,李昪越有所为,徐温亲生儿子们对他也就越不满,特别是徐温的亲生长子徐知训,对他简直就是恨之入骨。徐知训年纪要比李昪稍小,但他却是徐温的亲生长子,所以一直都被徐温当做接班人来培养。不过徐知训为人荒淫残暴,骄横无比。徐温最初将他任命为宣州(今安徽宣城)刺史,他一上任就开始大刮地皮,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搞得境内民不聊生。后来徐温带兵驻金陵(升州治所,今江苏南京),又把徐知训调回广陵(今扬州)去监督杨隆演,让他总掌军国大事。

  这一来,徐知训更加无法无天,仗势欺凌诸将,对吴王杨隆演也是经常性地给与侮辱,所以人望非常低,贤名远逊于李昪。徐温对他的所作所为也很失望,免不了要派人去告诫他一下,并顺便把李昪的先进事迹向他介绍一下,让他尽快向李昪看齐。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徐知训不但没有去向李昪学习,反而越来越不能对其容忍,开始处心积虑地要把李昪处理掉。

  有一次,徐知训召李昪宴饮,在两旁暗藏甲士准备将其刺杀。李昪对此并未防备,多亏徐知训手下的亲信刁彦能看出李昪日后肯定不是常人,便趁为其斟酒的时候,偷偷掐了他一下。李昪顿时明白过来,起身便走,这才逃过一劫。又有一次,李昪来广陵觐见杨隆演,徐知训便趁机在山光寺宴请他,又想趁机将其加害,多亏徐知训的弟弟徐知谏与李昪相处得还算不错,又通知其赶紧逃走。徐知训知道李昪逃走后急忙派刁彦能骑马去追,但刁彦能追上李昪之后,只是对他晃了下兵器,就自动返回,又让李昪逃过一劫。

  李昪虽然连续几次化险为夷,但还是被徐知训搞得非常被动。因为徐知训毕竟是徐温的亲生儿子,而李昪只不过是徐温的养子。徐知训如果把李昪干掉,顶多会招来徐温的一顿责骂。反过来要是李昪干掉了徐知训,徐温又岂能容他?所以李昪要想干掉徐知训的话,就必须连徐温一起干掉。可吴国的精兵猛将都握在徐温手里,单凭李昪的实力,是无论如何也干不掉徐温的。所以不用脑袋去想,也能看得出来,他和徐知训这场争斗。是根本就就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然而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李昪既然长了个四方大脸,那就绝对不是短命之人。正在他为不知道该怎么去对付徐知训而发愁时。事情突然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徐知训竟然很意外地被别人给抢先干掉了。

  徐知训之死纯属是他咎由自取。前面说过。徐知训自从被调回广陵(今扬州)后,愈发骄横。每逢节庆良日,王府欢宴,徐知训就要搭台唱戏,亲自演出,还要拉上吴王杨隆演一起,由自己扮演主人,让杨隆演穿上破衣烂衫扮演他的奴仆。有时外出游乐。也要拉上吴王作陪,并且动不动就要对其辱骂一番。试想一下,徐知训对杨隆演都是这种态度,对国中的大臣们还能好到哪儿去?所以吴国君臣上下,无不对他痛恨不已。

  杨隆演为人生性懦弱,在徐知训那里受完气后,回家哭哭就算过去了,根本不敢反抗,但不是每个人都肯像他一样忍气吞声。吴国有一员大将叫做朱瑾,这也是晚唐著名军阀之一。曾任大唐的泰宁节度使,称雄一方,只是后来败于朱温之手。才逃来淮南投靠了杨行密。

  朱瑾善使一杆长槊,以勇武闻名天下,所以投往淮南之后,杨行密对他非常器重,曾亲自出城百里相迎,并赐以玉带、名马。而朱瑾也为淮南立过大功,当年朱温派庞师古率大军攻打淮南,屯兵于清河口,正是朱瑾率兵雪夜奔袭。将庞师古一槊刺死,随后又大败汴军。为淮南立下了汗马功劳(详见屠唐枭雄卷)。

  朱瑾和徐温的关系也不错,徐知训小的时候。还跟朱瑾学过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