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大周王朝】
加重,并曾几度昏死过去,直到午夜过后。才稍有好转。

  第二年(954年)正月初一,郭威又咬牙主持了南郊祭天。但也只不过是到场而已,因为他已经什么也做不了了。所有事项都要由有关官员来做,郭威只能是强忍病痛点头予以致意。仪式之后,郭威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显德。

  正月初五,郭威又加封柴荣为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这就是进一步明确了柴荣的继承人身份。其后数日,郭威的病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

  但到了正月十一日,又突然加重,只好下令朝廷琐事一律暂停上奏,凡遇军国大事,皆交由柴荣处理。六天之后,郭威就因病在滋德殿去世,享年51岁,庙号周太祖。

  郭威去世的时候年纪不算很大,而且在位的时间也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年。然而就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郭威却给他的后周王朝开了个好头,同时也给他的后继者们做出了榜样。

  在他执政期间,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个前面已有交待,就不再重复了,这里主要说两件事。

  第一,后周开国不久,慕容彦超叛乱,郭威率大军亲征,胜利回师途中,他专程绕道曲阜去拜谒了孔庙,而且在见到孔子塑像时,郭威有意行跪拜之礼。

  左右人等都齐声劝阻,称:“天子不应下拜,孔子不过是个陪臣,又何能劳烦陛下去拜他呢?”郭威却说:“迂腐!孔子乃百世帝王之师,焉能不拜?”于是坚持行跪拜之礼。这完全可以看得出,郭威为人还是非常的谦虚谨慎。

  还有一件就是在郭威死前,专门把柴荣叫到身前交待后事,跟他说:“我早年西征的时候(指讨伐李守贞之事),曾亲眼见到关中十八个唐朝皇帝的陵墓,没有一个不被人挖掘的。不为别的,只因他们陪葬的金银珠宝太多。

  所以我死之后,你一定要给我穿上纸做的衣服,装在瓦做的棺材里面,墓穴不要用石头,用砖砌好就行。无论是工匠还是民夫,一定要出钱雇用,不可以骚扰民家。

  埋葬完毕,招募守墓人三十户,免除他们的赋税差役,让他们来扫洒照顾,不要用宫女守陵,也不要雕刻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需在墓前立一块牌子,上面写上:‘大周皇帝生平喜爱简朴节约,遗命用纸衣瓦棺,继任皇帝不敢违背。

  ’如果你不按我说得做,我地下有知,也绝不会保佑你。”

  这番话出自于一个封建帝王的嘴里,实属难能可贵,更何况郭威还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想来柴荣当时在听他说完这番话时,更应该深有感触。

  而柴荣在其后的执政生涯中,确实也是时刻牢记郭威的教诲,最终使后周王朝在他的手中,逐渐强大起来。

  柴荣的即位过程应该说还是十分顺利的,郭威死前,亲手将王峻、王殷这两个实权人物铲除了,算是帮柴荣扫清了障碍。

  而郭威没有亲生儿子,除了柴荣之外,有亲情关系的,只有一个外甥和一个女婿。

  郭威的女婿叫张永德,是后晋安州防御使张颖之子,他在郭威死时刚满二十四岁,年纪尚小,对柴荣够不成威胁。

  外甥李重进,是郭威的姐姐福庆长公主的儿子,年纪要比柴荣大,时任殿前都指挥使,加领泗州防御使,郭威死前,又进一步加封李重进为武信军节度使(虚衔,武信军此时属后蜀),检校太保,典军依旧,是个有实权的人物,有可能对柴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