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大周王朝】
��。后汉开国之顺,刘知远帝运之旺,五代无人能比。然而好景不长,刘知远称帝的第二年就因病而死,史称汉高祖。
刘承佑(931年—950年):后汉二任皇帝,刘知远之子。公元950年,刘承佑因不满军党专权,在朝中发动政变,致使后汉枢密使郭威在魏州起兵杀回京城,刘承佑兵败后被乱军所杀,史称汉隐帝。
苏逢吉(?——950年):后汉宰相,四顾命大臣之一,文党领袖。苏逢吉在与军党争取失势后,挑拨外戚李业与军党的矛盾,最终导致汉隐帝刘承佑与李业发动政变,屠杀军党中人。郭威杀回京城后,将其枭首于市。
史弘肇(?——950年):后汉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顾命大臣之一,军党三巨头之一。史弘肇性格残暴,专横跋扈,有欺君行为。公元950年,汉隐帝发动政变,将其杀死于宫门。
杨邠(?——950年):后汉宰相兼枢密使,四顾命大臣之一,军党三巨头之一。杨邠专横跋扈,有欺君行为。汉隐帝发动政变时,杨邠与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一同被杀。
后周:
郭威(904——954年):后周开国皇帝,后汉枢密使兼天雄军节度使,四顾命大臣之一,军党三巨头之一。郭威年少时好勇斗狠,但成年后变得宽厚大度,沉稳老练。公元950年,汉隐帝发动政变,郭威趁势在魏州起兵,随后攻入京城,其后通过澶州兵变,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后周。公元954年,郭威病故,庙号周太祖。
柴荣(921——959年):郭威养子,后周二任皇帝,五代第一明君。柴荣执政期间,对内兴水利、拓荒田、减赋税、扩都城、修历法、调音律、精兵简政、广开言路、排僧斥道,使国力日渐强盛。对外西征后蜀,收复秦、成、凤、阶四州,三征南唐,尽得江北十四州之地。公元959年,柴荣又亲率大军北伐契丹,出兵仅四十二天,一仗未打,一兵未失,就轻取三州(宁、莫、瀛)、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十七县,声威震动天下。只可惜天妒英才,柴荣在北伐契丹期间。身染重病,并于不久后病逝,年仅三十九岁。庙号周世宗。
柴宗训(953——973年):柴荣长子,后周三任皇帝。也是五代最后一个帝王。柴荣死后,年仅六岁半的柴宗训继位。半年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灭亡,五代也就此结束。公元973年,柴宗训死于房州,庙号周恭帝。
杂传:
耶律阿保机:契丹开国皇帝,民族英雄。尊号“天皇帝”。
述律平:耶律阿保机之妻,尊号“地皇后”,有“断腕皇后”的美誉。
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机次子,契丹二任皇帝,公元947年,改契丹国号为“辽”。
王镕(873——921年):河北著名藩镇,成德军节度使。早年投靠朱温,后追随李存勖。公元921年,王镕死于军城叛乱。
王处直(?——922年):河北著名藩镇,义武军节度使。早年投靠朱温。后追随李存勖。王镕死后,王处直欲引契丹兵自保,却被养子王都所执。抑郁而终。
罗绍威(876——910年):河北著名藩镇,天雄军节度使。一生追随朱温,竭尽犬马之劳。公元910年,罗绍威病卒,朱温借机命河北三镇军阀换防,直接引发柏乡大战。
刘守光(?——913年):河北著名藩镇,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为人愚昧残暴,曾建立伪燕政权,但两年后即被李存�
刘承佑(931年—950年):后汉二任皇帝,刘知远之子。公元950年,刘承佑因不满军党专权,在朝中发动政变,致使后汉枢密使郭威在魏州起兵杀回京城,刘承佑兵败后被乱军所杀,史称汉隐帝。
苏逢吉(?——950年):后汉宰相,四顾命大臣之一,文党领袖。苏逢吉在与军党争取失势后,挑拨外戚李业与军党的矛盾,最终导致汉隐帝刘承佑与李业发动政变,屠杀军党中人。郭威杀回京城后,将其枭首于市。
史弘肇(?——950年):后汉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顾命大臣之一,军党三巨头之一。史弘肇性格残暴,专横跋扈,有欺君行为。公元950年,汉隐帝发动政变,将其杀死于宫门。
杨邠(?——950年):后汉宰相兼枢密使,四顾命大臣之一,军党三巨头之一。杨邠专横跋扈,有欺君行为。汉隐帝发动政变时,杨邠与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一同被杀。
后周:
郭威(904——954年):后周开国皇帝,后汉枢密使兼天雄军节度使,四顾命大臣之一,军党三巨头之一。郭威年少时好勇斗狠,但成年后变得宽厚大度,沉稳老练。公元950年,汉隐帝发动政变,郭威趁势在魏州起兵,随后攻入京城,其后通过澶州兵变,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后周。公元954年,郭威病故,庙号周太祖。
柴荣(921——959年):郭威养子,后周二任皇帝,五代第一明君。柴荣执政期间,对内兴水利、拓荒田、减赋税、扩都城、修历法、调音律、精兵简政、广开言路、排僧斥道,使国力日渐强盛。对外西征后蜀,收复秦、成、凤、阶四州,三征南唐,尽得江北十四州之地。公元959年,柴荣又亲率大军北伐契丹,出兵仅四十二天,一仗未打,一兵未失,就轻取三州(宁、莫、瀛)、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十七县,声威震动天下。只可惜天妒英才,柴荣在北伐契丹期间。身染重病,并于不久后病逝,年仅三十九岁。庙号周世宗。
柴宗训(953——973年):柴荣长子,后周三任皇帝。也是五代最后一个帝王。柴荣死后,年仅六岁半的柴宗训继位。半年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灭亡,五代也就此结束。公元973年,柴宗训死于房州,庙号周恭帝。
杂传:
耶律阿保机:契丹开国皇帝,民族英雄。尊号“天皇帝”。
述律平:耶律阿保机之妻,尊号“地皇后”,有“断腕皇后”的美誉。
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机次子,契丹二任皇帝,公元947年,改契丹国号为“辽”。
王镕(873——921年):河北著名藩镇,成德军节度使。早年投靠朱温,后追随李存勖。公元921年,王镕死于军城叛乱。
王处直(?——922年):河北著名藩镇,义武军节度使。早年投靠朱温。后追随李存勖。王镕死后,王处直欲引契丹兵自保,却被养子王都所执。抑郁而终。
罗绍威(876——910年):河北著名藩镇,天雄军节度使。一生追随朱温,竭尽犬马之劳。公元910年,罗绍威病卒,朱温借机命河北三镇军阀换防,直接引发柏乡大战。
刘守光(?——913年):河北著名藩镇,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为人愚昧残暴,曾建立伪燕政权,但两年后即被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