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大周王朝】
,是俗人也罢,总之我就是看上他了,这辈子命好命歹,我都认了。”
柴翁说道:“家里白养你这么多年了,你要是敢跟他,你以后就别进我的家门。”
柴姑娘道:“既然你做为一家之长是这么决定的,那么我服从你的意志。不过你不用担心,家里养了我这么多年,我不会让你们承担这个损失的,我在宫里面也剩下了些钱,现在就拿出一半给你们,足够你们开销一段时间了。”说着就取出钱财分给了柴家人一半,这个究竟有多少钱呢?具《玉壶清话》中记载,“其女悉以奁具计直十万,分其半与父母,令归大名。”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其后就是“父母大惭之,知不可夺”,也就违心地同意了这门婚事。
看得出来,柴姑娘也称得上是一位性格非常刚烈的女子,极具现代意识,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甚至不惜跟自己的封建家庭决裂。这件事情到最后,柴姑娘的家人对他们两人的婚事也没有赞成,只不过是无力干涉而已。所以柴姑娘和郭威就当场在客栈举行了婚礼,什么司仪、乐队统统没请,连家都没回。等婚事结束之后,两家人就各奔东西,直到郭威发迹之后,这才又有了往来。
柴姑娘的勇气是很让人钦佩的,但是这件事情结束之时,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在两家人分手的时候,柴荣并没有和家人一起回邢州,而是被郭威和柴姑娘领走,并改姓为郭(柴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叫做郭荣,但本书为了行文统一,以下仍称其为柴荣)。因为在这一年,郭威仅仅二十三岁,柴姑娘的年纪则要更小,两个人又都是初次结婚,应该是没有领养的必要。而且柴荣又是柴家的独子,柴家人也不是无力对他进行抚养,那么为什么会把仅有的这么一个儿子交给他们带走?这个事情确实是不太合乎常理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假设一下,当时年仅七岁的柴荣,也和他的姑姑一样,有着极大的勇气,这才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主动要求同他的封建家庭划清界限,毅然决定跟着自己的姑姑离家出走。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的话。似乎也可以为柴荣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找到一些来自性格方面的依据。
这件事情。对柴荣的影响还是非常大,因为柴姑娘的眼睛是雪亮的,郭威最终真的成了贵人,而且是一个贵的不能再贵的人——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只可惜,柴姑娘命薄,死得比较早,没有能够看到这一天,这个还是比较遗憾。
郭威自从和柴姑娘成亲之后,生活逐渐开始好转起来。事业上也有了些进步,但是也谈不上显贵。所以在柴荣的整个青少年期间,跟普通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权。到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跟人学做生意,最初的时候,小打小闹,维持点家用,据说还曾自己推车叫卖。但到后来。郭威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了,柴荣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经常去江陵(南平国都城,今湖北江陵)贩卖茶货。这一时期。柴荣做生意的目的显然就不是维持家用那么简单了,而主要是为了帮助郭威筹措活动经费。因为这个时候,郭威已经在政界崭露了头脚。生活问题肯定是不用发愁了,不过当时的政治比较腐败。好多问题都需要钱来搞定,那么柴荣从事的这份商业活动自然也就派上了用场。所以说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事业上对郭威有所帮助了。
公元947年,这一年对柴荣来说还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这一年中,刘知远率兵从河东挺进了中原,开国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而郭威则做为后汉的开国功臣被封为了枢密使。这一下,柴荣也就跟着抖起来了,被朝廷授军职为左监门卫将军,也就算正式地从商界转入了军界。不过就当时而言,官职泛滥,正所谓“弥天太保,遍地司空
柴翁说道:“家里白养你这么多年了,你要是敢跟他,你以后就别进我的家门。”
柴姑娘道:“既然你做为一家之长是这么决定的,那么我服从你的意志。不过你不用担心,家里养了我这么多年,我不会让你们承担这个损失的,我在宫里面也剩下了些钱,现在就拿出一半给你们,足够你们开销一段时间了。”说着就取出钱财分给了柴家人一半,这个究竟有多少钱呢?具《玉壶清话》中记载,“其女悉以奁具计直十万,分其半与父母,令归大名。”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其后就是“父母大惭之,知不可夺”,也就违心地同意了这门婚事。
看得出来,柴姑娘也称得上是一位性格非常刚烈的女子,极具现代意识,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甚至不惜跟自己的封建家庭决裂。这件事情到最后,柴姑娘的家人对他们两人的婚事也没有赞成,只不过是无力干涉而已。所以柴姑娘和郭威就当场在客栈举行了婚礼,什么司仪、乐队统统没请,连家都没回。等婚事结束之后,两家人就各奔东西,直到郭威发迹之后,这才又有了往来。
柴姑娘的勇气是很让人钦佩的,但是这件事情结束之时,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在两家人分手的时候,柴荣并没有和家人一起回邢州,而是被郭威和柴姑娘领走,并改姓为郭(柴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叫做郭荣,但本书为了行文统一,以下仍称其为柴荣)。因为在这一年,郭威仅仅二十三岁,柴姑娘的年纪则要更小,两个人又都是初次结婚,应该是没有领养的必要。而且柴荣又是柴家的独子,柴家人也不是无力对他进行抚养,那么为什么会把仅有的这么一个儿子交给他们带走?这个事情确实是不太合乎常理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假设一下,当时年仅七岁的柴荣,也和他的姑姑一样,有着极大的勇气,这才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主动要求同他的封建家庭划清界限,毅然决定跟着自己的姑姑离家出走。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的话。似乎也可以为柴荣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找到一些来自性格方面的依据。
这件事情。对柴荣的影响还是非常大,因为柴姑娘的眼睛是雪亮的,郭威最终真的成了贵人,而且是一个贵的不能再贵的人——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只可惜,柴姑娘命薄,死得比较早,没有能够看到这一天,这个还是比较遗憾。
郭威自从和柴姑娘成亲之后,生活逐渐开始好转起来。事业上也有了些进步,但是也谈不上显贵。所以在柴荣的整个青少年期间,跟普通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权。到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跟人学做生意,最初的时候,小打小闹,维持点家用,据说还曾自己推车叫卖。但到后来。郭威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了,柴荣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经常去江陵(南平国都城,今湖北江陵)贩卖茶货。这一时期。柴荣做生意的目的显然就不是维持家用那么简单了,而主要是为了帮助郭威筹措活动经费。因为这个时候,郭威已经在政界崭露了头脚。生活问题肯定是不用发愁了,不过当时的政治比较腐败。好多问题都需要钱来搞定,那么柴荣从事的这份商业活动自然也就派上了用场。所以说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事业上对郭威有所帮助了。
公元947年,这一年对柴荣来说还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这一年中,刘知远率兵从河东挺进了中原,开国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而郭威则做为后汉的开国功臣被封为了枢密使。这一下,柴荣也就跟着抖起来了,被朝廷授军职为左监门卫将军,也就算正式地从商界转入了军界。不过就当时而言,官职泛滥,正所谓“弥天太保,遍地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