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一代英主】


  虽然此役在一线指挥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人,但年青的杨广居中调度,统筹配合,表现颇佳,所以和李世民等其它挂名主帅一样,总指挥的功绩应归杨广无疑。

  攻占建康(今南京)后,杨广麾下的隋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杨广本人也表现出了明主的气度,不贪钱财,封存府库,对陈国资财“一无所取”,还杀掉了一些民怨极大的奸佞之臣,博得了南方百姓的广泛赞誉,“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590年,原属南陈的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杨广被任命为江南总管,驻营江都(今扬州)平叛。在艰危的局势下,杨广成功地平定了江南高智慧叛乱,并从长远着手,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施政,用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缓和了南方百姓的不满,打破了江南江北百姓之间的文化隔阂,此后天下渐渐归心,凝聚成了统一的“大隋”意识。

  600年,杨广率军北上,击退了突厥的进犯,这也是他登基前的最后一战。杨广军功卓著,为众多武将和士兵所拥戴,这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巨大优势。杨坚起初给杨广领军的机会,就是为了观察考验他;而他最终决定让杨广取代骄横的杨勇即位,便说明杨广通过了考验,令隋文帝觉得他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七、开疆扩土杨广于604年即帝位,之后没多久,就对高句丽、吐谷浑、突厥等周边数股势力发动了战争,这说明隋炀帝在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有很强的进取意识,已把目标定为开疆扩土,做千古明君。他将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业”,便是一种对自己的期许。

  如今很多人误认为杨广是个刘禅式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未免有失偏颇。隋炀帝先派韦云起去突厥借兵两万,然后以借道为幌子,率突厥兵突袭契丹大本营,大败契丹,俘其男女四万余人,大大阻止延缓了契丹的崛起。

  一名文官仅凭着伶牙俐齿,便成功联合了东塞数十部落,不费大隋一兵一卒就将刚刚崛起的契丹打入谷底,这种战绩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隋炀帝只派一人,就取得俘敌四万的辉煌战果,可谓把中原“以胡制胡”的战略发展到了极致。

  608年,杨广发兵灭吐谷浑,在其地“设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从而在青海一带开拓了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的数千里广大疆域。

  在击败西突厥的处罗可汗,又灭亡吐谷浑之后,隋炀帝扫清了障碍,便开始了他真正的战略目标----大规模开发经营西域。

  609年,隋炀帝以早年的军旅生涯为基础,率大军御驾亲征,先至甘肃陇西,又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最终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此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足迹远达青海和河西走廊,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西北这么远的只有杨广一人。此次西巡开拓疆土,安定西疆,震慑各国,大大张扬了国威;同时又开展贸易,畅通丝路,创下了一时盛况。

  隋炀帝西巡的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在这片以往各朝都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新领土上推行了郡县管理制度,为大隋平添了四郡土地。

  广此举颇有远见,这些地域自此才真正归入了中国统治之下,更为促使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此次西巡,隋炀帝亲自打通并扩展了丝绸之路,在到达张掖后,西域二十七国的君主和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