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帝国往事】
��敢违背李密,好话说了一大堆才占时稳住的李密。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凭什么听你的?

  李渊苦苦思索,终于心生一计。他命李世民带着几个人到霍邑城下,拿着马鞭指指点点。

  宋老生一头雾水:这小子想干嘛?只见李世民带的几个人卷起袖子,勒紧裤腰带,手里拿着家伙,在李世民的指挥下跑到城墙下绕着城池跑。他们在围城啊!

  宋老生十分生气,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竟然敢这样耍老夫,是可忍,孰不可忍!宋老生打开东门和南门,率军背城迎战!终于上当了!李渊和李建成领军列阵城东,迎战宋老生主力,李世民和姐夫柴绍则列阵于城南。宋老生指挥隋军向城东的李渊和李建成发起冲锋。李建成这时不慎坠马。

  宋老生抓住机会,亲率大军扑向李渊和李建成。李渊军不敌,节节败退。此时,城南的李世民率军迂回机动到隋军后方,完成对隋军的夹击。宋老生见情况不妙,准备撤军回城。这时李渊命人喊:“抓住宋老生了,抓住宋老生了。”

  隋军信以为真,更无心恋战,纷纷退回霍邑城中,并关闭城门。这帮小子算是捡了一条命,就是可怜了宋老生。当宋老生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跑到城门下,才发现城门关闭了。这下这完蛋了,前有城墙后有追兵。宋老生怎么说也是个人才,他灵机一动:“快把绳子扔下来。”

  哦!对,不是还有绳子吗?接着您呐!宋老生抓住绳头就往上爬!吃奶的力都使出来了。突然背后不知是谁打黑枪,宋老生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阎王了。

  斩他的大将正是刘弘基,之后我们还会提到他。宋老生死了,霍邑城里的隋军没了带头大哥,坚守没多久,意思意思也就投降了。屈突通大业十三年(616)八月,在得知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并有可能兵锋直指长安时。隋朝长安留守代王杨侑派两位大将领军试图阻挡李渊军进人关中。一位是宋老生,另一位就是屈突通。

  屈突通是一个猛人,不是小猛,是大猛。隋末个造反成风的时代,自大业七年(611)十月,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首先举起反隋大旗,到大业十三年(616)。

  这六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农民起义共爆发一百二十多起,其中生命力较强,到唐朝建立还存活下来的就只有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健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淮南起义军等少数几支。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被政府军镇压或给其他的起义军吃掉。

  而隋末镇压农民起义最生猛的一个是张须陀,另一个就是屈突通。这两个人就像隋朝的救火队长,哪里有革命的火苗就往哪里奔。各农民起义军当然不是这哥两的对手,怎么说他们也是接受过系统军事理论教育和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一流军事将领。

  可这两位将军毕竟文化水平有限,要是遇上个高智商的知识分子他们就忽悠不过来了。张须陀遇上了李密,结果脑袋没了。屈突通遇上李渊…当然,屈突通不是张须陀,李渊也不是李密。

  大业十三年(616)九月上旬,李渊放倒了宋老生之后便马不停蹄的率军包围了河东城(今山西永济西)。此时屈突通已经率军数万进驻河东城,并加固加高城墙等防御工事和囤积大量粮食准备长期坚守。

  但屈突通还是在李渊军刚到来之时,立足未稳之际,命虎牙郎将桑显和夜袭李渊军的王长谐部,王长谐军很快败退,幸好李世民及时赶到把桑显和击溃。桑显和逃回河东城,屈突通自知不是士气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