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废后之子(重生) 第2节
��摇摇头:“相见,你过来,为父有话跟你说。”
余庆堂内,灯火通明。英国公端坐正位,告诉女儿:“今日,公主出降,大明宫宴之后,皇上留我,说皇后想把你说给厉王做侧……”
“女儿不愿意!”荣相见急了,等不及父亲说完话,就跪了下去。她不明白,为何这辈子一直躲着那个人,还会被盯上。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父亲,您是一等公,永安侯是一等侯,虽说他是国舅爷,如今朝中势大,可是他张家的女儿做了厉王妃,我若做了这个侧妃,不是给您丢人吗?还有大哥哥,他眼看就要科考了,将来入朝为官,和永安侯的儿子成了同僚,岂不是仕途之初,就有个短处握在人手里。”
听女儿言辞激烈,荣盛松了口气:“你懂得为父兄考虑,这很好。”
“?”荣相见有些意外,父亲居然没有如当年那样以“孝”字强迫自己给人做侧室。
“既然父亲也不看好这桩亲事,为什么在宫里没有回明呢?”
英国公道:“陛下说你原本是他属意的义女人选,替公主嫁去北真国。可惜昭仁公主看上了北真国王子,执意远嫁草原,倒把你的婚事给耽搁了。又想你在宫中这么多年,与厉王打交道的机会多,如今皇后来说,多半是因为厉王请她做主。若你也有意,何不成全了一桩美事啊?”
荣相见拼命摇头:“并没有!女儿与厉王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若父亲为难,女儿进宫去求惠妃,求她跟陛下说清楚。”
英国公有些惊讶,不明白荣相见为何如此反感厉王,道:“如此便罢了,为父明日进宫替你回明皇上。”
听英国公如此说,荣相见立即给父亲行了个大礼。
重活一世,荣相见发现很多事自己无力改变,比如娘亲的死,公主远嫁北真国,二叔的牺牲。可是,大哥在她的努力下没有受伤,平安健康长大了。如今,厉王侧妃的命运,她也躲过去了。
她正松一口气,就听屋外传来声音:“老爷,都是你的女儿,你怎么不替相知回绝婚事!”
英国公夫人毫无顾忌地高声抱怨,罕见地说出这样直白的话。她进了堂内,看了一眼荣相见:“你先回去。”
荣相见老实起身,刚出门,就听见英国公夫妇争执。
英国公哼了一声:“你懂什么?相见本就是皇上提及相知婚事的时候,虚陪的一个,侧妃而已,答不答应都无妨。”
“为什么不答应?公主出降,皇上没让启王去送,也没让庆王去,独让厉王去送,这意思还不明显吗?这是太子做的事。嫁给厉王作侧妃,将来就是贵妃,有何不妥?”
刘氏不等丈夫回应,又接着说:“都是公主伴读,孙家姑娘眼看就要嫁给允王。原指望着相见能嫁去北真国,谁知横生枝节。这个厉王侧妃之位瞧不上,难道还有哪家的王妃之位等着她不成?连我哥嫂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都介意她的出身!”
荣相见听明白了,夫人这是怪她不中用,浪费了一个公主伴读的机会,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英国公这时方冷笑一声:“你就知道眼热人家,你可曾和那厉王打过交道?他如今虽得脸,但行事浮躁,不过是仗着张家和皇后的支持罢了,我瞧皇上喜欢庆王倒比他多些。这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呢!咱们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小�
余庆堂内,灯火通明。英国公端坐正位,告诉女儿:“今日,公主出降,大明宫宴之后,皇上留我,说皇后想把你说给厉王做侧……”
“女儿不愿意!”荣相见急了,等不及父亲说完话,就跪了下去。她不明白,为何这辈子一直躲着那个人,还会被盯上。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父亲,您是一等公,永安侯是一等侯,虽说他是国舅爷,如今朝中势大,可是他张家的女儿做了厉王妃,我若做了这个侧妃,不是给您丢人吗?还有大哥哥,他眼看就要科考了,将来入朝为官,和永安侯的儿子成了同僚,岂不是仕途之初,就有个短处握在人手里。”
听女儿言辞激烈,荣盛松了口气:“你懂得为父兄考虑,这很好。”
“?”荣相见有些意外,父亲居然没有如当年那样以“孝”字强迫自己给人做侧室。
“既然父亲也不看好这桩亲事,为什么在宫里没有回明呢?”
英国公道:“陛下说你原本是他属意的义女人选,替公主嫁去北真国。可惜昭仁公主看上了北真国王子,执意远嫁草原,倒把你的婚事给耽搁了。又想你在宫中这么多年,与厉王打交道的机会多,如今皇后来说,多半是因为厉王请她做主。若你也有意,何不成全了一桩美事啊?”
荣相见拼命摇头:“并没有!女儿与厉王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若父亲为难,女儿进宫去求惠妃,求她跟陛下说清楚。”
英国公有些惊讶,不明白荣相见为何如此反感厉王,道:“如此便罢了,为父明日进宫替你回明皇上。”
听英国公如此说,荣相见立即给父亲行了个大礼。
重活一世,荣相见发现很多事自己无力改变,比如娘亲的死,公主远嫁北真国,二叔的牺牲。可是,大哥在她的努力下没有受伤,平安健康长大了。如今,厉王侧妃的命运,她也躲过去了。
她正松一口气,就听屋外传来声音:“老爷,都是你的女儿,你怎么不替相知回绝婚事!”
英国公夫人毫无顾忌地高声抱怨,罕见地说出这样直白的话。她进了堂内,看了一眼荣相见:“你先回去。”
荣相见老实起身,刚出门,就听见英国公夫妇争执。
英国公哼了一声:“你懂什么?相见本就是皇上提及相知婚事的时候,虚陪的一个,侧妃而已,答不答应都无妨。”
“为什么不答应?公主出降,皇上没让启王去送,也没让庆王去,独让厉王去送,这意思还不明显吗?这是太子做的事。嫁给厉王作侧妃,将来就是贵妃,有何不妥?”
刘氏不等丈夫回应,又接着说:“都是公主伴读,孙家姑娘眼看就要嫁给允王。原指望着相见能嫁去北真国,谁知横生枝节。这个厉王侧妃之位瞧不上,难道还有哪家的王妃之位等着她不成?连我哥嫂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都介意她的出身!”
荣相见听明白了,夫人这是怪她不中用,浪费了一个公主伴读的机会,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英国公这时方冷笑一声:“你就知道眼热人家,你可曾和那厉王打过交道?他如今虽得脸,但行事浮躁,不过是仗着张家和皇后的支持罢了,我瞧皇上喜欢庆王倒比他多些。这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呢!咱们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