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子(重生) 第35节
在琅琊多住几日,让阿姊一尽地主之谊。”
裴稹点了点头,王萱与他对视一眼,便和几人一同到粥棚里帮忙施粥去了。裴稹等着无聊,也跟在她身后打下手,与裴寄、王荔聊天,都是年纪相近的少年人,很快便熟识起来。
等到回家的时候,裴寄已经改口称呼裴稹为“稹兄”,打算带他冒雪游琅琊了,王荔也拉着王萱,叫她多说说裴稹在京中的事迹,不过她纯粹是很少见到裴稹这样的少年英才,觉得好奇,并没有别的意思。
郑氏也听过裴稹的事迹,觉得他虽然为赈灾而收了崔氏的地,按理说是站在世家的对立面的,但他所做的事,是真心为百姓着想,对于大肆圈地、无视百姓死活的某些世家来说,算是敌人,对于问心无愧的王氏来说,也算是朋友了,故而,郑氏待裴稹极客气,请他在琅琊盘桓几日,顺便在王家过年。
裴稹一路奔波,就是为了在琅琊多住几天,自然答应了郑氏的盛情邀请,与裴寄同住在王家的明园,闲来无事,对弈论辩,关系倒是一日千里,渐渐成了朋友。
白日里,王萱常常会派人来请他们到王家风景最好的康园赏景闲聊。康园有红梅数十棵,开得正浓烈,红梅白雪相互映衬,众人就在三面遮蔽的亭台中各自落座,一边饮酒品茶,一边对飞花令,或是击鼓传花,或是联诗对句,都是些文人风雅的玩法。
裴稹与王萱自然常常夺冠,余下三人也不得不服。与他们在一起玩闹时,裴稹觉得在清河与崔氏斗智斗勇耗费的心力慢慢恢复过来,渐渐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少年人果然是精力无限,今日斗茶,明日钓鱼,每日都过得肆意潇洒。
王萱自然把他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对于她来说,裴稹不仅仅是她在宫学里的老师,而且还是她的朋友,裴稹刚忙完一件震惊朝野,任何人来做,都会心力交瘁的大事,但他不管怎么说都还是个未弱冠的少年。王萱心思细腻,处处照顾裴稹,也是由己推人,她自己从小就懂得许多大道理,把自己关在了少年人的世界之外,不想裴稹也像她一样。
裴稹对她的心思洞若观火,只是不曾说破,王萱的这种性格,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身处高处时如此,陷入泥沼中亦是如此,让他既爱又恨。
除夕日,王萱、王苹、王荔都要跟着郑氏祭祖守夜祈福,裴稹与裴寄都是外人,不好参与她们的家宴,只在明园摆了小宴。
裴寄戏谑着说:“稹兄,这也算冥冥中自有天定,你我都是裴姓,别人举家团圆,我们兄弟二人也算团圆,实属不易,当举杯痛饮。”
裴稹半倚在圈椅上,手中一盏清茶,香雾袅袅,也笑道:“既是除夕,多饮两杯也无妨,只是听九娘说,你的醉态实在不好,前次便吐了十一娘一身,我怕你再吐我一身。”
裴寄赧然,挠了挠头,万分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酒盏,走到窗边,对着外面银装素裹、一片寂静的园子,听见前院传来的王家人放爆竹、烧庭燎的热闹声音,忽然有了几分离群索居的感慨,道:“阿耶不喜我放纵恣肆,不像兄长,事事做得周全,又才气纵横,广受赞誉。我也想过要改,可我忍了三天,还是做不到像兄长那样,把所有人所有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就像阿耶出给我的试题,每一次,我写出来的文章,都是顾头不顾尾,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我文不成武不就,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才能叫阿耶满意。”
“所以呢?安公会因此不认你这个儿子么?”裴稹轻飘飘的一句话抛过来,叫裴寄愣在了当地。
<
裴稹点了点头,王萱与他对视一眼,便和几人一同到粥棚里帮忙施粥去了。裴稹等着无聊,也跟在她身后打下手,与裴寄、王荔聊天,都是年纪相近的少年人,很快便熟识起来。
等到回家的时候,裴寄已经改口称呼裴稹为“稹兄”,打算带他冒雪游琅琊了,王荔也拉着王萱,叫她多说说裴稹在京中的事迹,不过她纯粹是很少见到裴稹这样的少年英才,觉得好奇,并没有别的意思。
郑氏也听过裴稹的事迹,觉得他虽然为赈灾而收了崔氏的地,按理说是站在世家的对立面的,但他所做的事,是真心为百姓着想,对于大肆圈地、无视百姓死活的某些世家来说,算是敌人,对于问心无愧的王氏来说,也算是朋友了,故而,郑氏待裴稹极客气,请他在琅琊盘桓几日,顺便在王家过年。
裴稹一路奔波,就是为了在琅琊多住几天,自然答应了郑氏的盛情邀请,与裴寄同住在王家的明园,闲来无事,对弈论辩,关系倒是一日千里,渐渐成了朋友。
白日里,王萱常常会派人来请他们到王家风景最好的康园赏景闲聊。康园有红梅数十棵,开得正浓烈,红梅白雪相互映衬,众人就在三面遮蔽的亭台中各自落座,一边饮酒品茶,一边对飞花令,或是击鼓传花,或是联诗对句,都是些文人风雅的玩法。
裴稹与王萱自然常常夺冠,余下三人也不得不服。与他们在一起玩闹时,裴稹觉得在清河与崔氏斗智斗勇耗费的心力慢慢恢复过来,渐渐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少年人果然是精力无限,今日斗茶,明日钓鱼,每日都过得肆意潇洒。
王萱自然把他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对于她来说,裴稹不仅仅是她在宫学里的老师,而且还是她的朋友,裴稹刚忙完一件震惊朝野,任何人来做,都会心力交瘁的大事,但他不管怎么说都还是个未弱冠的少年。王萱心思细腻,处处照顾裴稹,也是由己推人,她自己从小就懂得许多大道理,把自己关在了少年人的世界之外,不想裴稹也像她一样。
裴稹对她的心思洞若观火,只是不曾说破,王萱的这种性格,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身处高处时如此,陷入泥沼中亦是如此,让他既爱又恨。
除夕日,王萱、王苹、王荔都要跟着郑氏祭祖守夜祈福,裴稹与裴寄都是外人,不好参与她们的家宴,只在明园摆了小宴。
裴寄戏谑着说:“稹兄,这也算冥冥中自有天定,你我都是裴姓,别人举家团圆,我们兄弟二人也算团圆,实属不易,当举杯痛饮。”
裴稹半倚在圈椅上,手中一盏清茶,香雾袅袅,也笑道:“既是除夕,多饮两杯也无妨,只是听九娘说,你的醉态实在不好,前次便吐了十一娘一身,我怕你再吐我一身。”
裴寄赧然,挠了挠头,万分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酒盏,走到窗边,对着外面银装素裹、一片寂静的园子,听见前院传来的王家人放爆竹、烧庭燎的热闹声音,忽然有了几分离群索居的感慨,道:“阿耶不喜我放纵恣肆,不像兄长,事事做得周全,又才气纵横,广受赞誉。我也想过要改,可我忍了三天,还是做不到像兄长那样,把所有人所有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就像阿耶出给我的试题,每一次,我写出来的文章,都是顾头不顾尾,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我文不成武不就,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才能叫阿耶满意。”
“所以呢?安公会因此不认你这个儿子么?”裴稹轻飘飘的一句话抛过来,叫裴寄愣在了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