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子(重生) 第2节
过于担心王萱,太过愤怒了。
“皎皎放心吧,阿翁不会让你进宫的。”王朗抚了抚美髯,倏忽一笑。王恪僵直的身子也松动了,端起温热的茶盏轻抿一口,眼神变得温和起来,王莼失望地看着他的妹妹,她那么乖巧,总也不知道闹一闹,闹一闹多好啊,有生气,像个普通的小娘子一样。
“说到宸王世子……”王朗话锋一转,“他也有向皎皎提亲的念头。”
“萧睿那个毛头小子,怎么配得上皎皎,长得连皎皎万分之一都不如。”王莼嘀咕着,王恪伸手敲了敲桌面,jing告他不可妄议。
“叔侄共争一女,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尤其太子殿下刚刚薨逝,宸王世子的身份尴尬,陛下到底是因为什么突然改变了想法,不愿过继世子呢?这事若是传出去,名声受损的还是皎皎,幸好萧睿胆子没那么大,只敢在王朗面前试探了一次,年少慕艾,皎皎又生得好看,他喜欢上皎皎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论如何,皎皎这些日子就称病在家不要见人了,和阿稚约好的明日踏春,也回了吧,阿稚会理解你的。”王朗温声嘱咐王萱,王萱点点头,当即就告退回房去写信了。
王莼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皎皎生得也太弱了些。”
王朗和王恪都听见了他的话,心中微微一震——皎皎在家人面前一贯乖巧懂事,全然不像同龄的小娘子,虽然她也会撒娇,可她撒娇,不是为了劝慰长辈,就是微微嗔怪兄长折花的捉弄,往日他们还一直感到欣慰,若皎皎像五公主一样跋扈,像元稚一样调皮捣蛋,他们还得头疼,今天出了这样的大事,皎皎却还是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可见她以往未必没有伤心难过的时候,只是惯于把眼泪往肚子里吞罢了。皎皎身子不好,最忌讳思虑过重,而她的出身,就决定了她将来必然会走入一个更加复杂混浊的环境里,如果她一直忍受着这些负面情绪,恐怕寿年不永。
他们三人把皎皎从小小的一团养到如今这么大,她多吃一口饭,多说一句话,他们都会为她开心,如果皎皎将来要去忍受那样的苦楚,他们光是想到都会觉得窒息。
一种难言的苦涩瞬间涌上三个人的心头,这种恐惧已经盖过了皇帝的敕令,成为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
王萱虽然看起来淡定自若,心里还是有所思量的。一来,按照现在朝野的状况,她们这些世家贵女应该不可能进得了宫;二来,她相信祖父、父亲和兄长有能力也有意愿护住她;三来,她觉得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进了宫,她也能保护好自己。毕竟,她是王家的女儿。
她并非冷情冷心,知道亲人们的担心,她也不是不通世事,相反,她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女子,甚至比很多混迹官场多年的人都要懂得朝政之事,所有一切,在她眼里都不算什么天崩地裂的大事,只是明日踏春的障碍罢了。
王萱在梅花笺上写了“身体抱恙不能赴约”之类的推脱之词,装进信封,歪着头想了想,折下了一片竹叶,放进了信封里,才拿红漆封上,叫了卷碧进来,让她差人送到镇远将军府上。等卷碧送完信回来,天已经黑透了,王萱在书房又坐了一会儿,嬷嬷便来催促,说是她该就寝了。可王萱还不困,她侧耳倾听着廊外花圃里的虫鸣,觉得世界上又多了一种可爱的东西,和一件讨厌的事。
不苟言笑的卢嬷嬷已经拿着狐皮大氅和手炉在外头等着她了,她默然起身,绵绵和欢欢两个就凑上来扶住了她,好似她是什么精巧易碎的物件似的。卢嬷嬷正想把狐皮大氅披�
“皎皎放心吧,阿翁不会让你进宫的。”王朗抚了抚美髯,倏忽一笑。王恪僵直的身子也松动了,端起温热的茶盏轻抿一口,眼神变得温和起来,王莼失望地看着他的妹妹,她那么乖巧,总也不知道闹一闹,闹一闹多好啊,有生气,像个普通的小娘子一样。
“说到宸王世子……”王朗话锋一转,“他也有向皎皎提亲的念头。”
“萧睿那个毛头小子,怎么配得上皎皎,长得连皎皎万分之一都不如。”王莼嘀咕着,王恪伸手敲了敲桌面,jing告他不可妄议。
“叔侄共争一女,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尤其太子殿下刚刚薨逝,宸王世子的身份尴尬,陛下到底是因为什么突然改变了想法,不愿过继世子呢?这事若是传出去,名声受损的还是皎皎,幸好萧睿胆子没那么大,只敢在王朗面前试探了一次,年少慕艾,皎皎又生得好看,他喜欢上皎皎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论如何,皎皎这些日子就称病在家不要见人了,和阿稚约好的明日踏春,也回了吧,阿稚会理解你的。”王朗温声嘱咐王萱,王萱点点头,当即就告退回房去写信了。
王莼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皎皎生得也太弱了些。”
王朗和王恪都听见了他的话,心中微微一震——皎皎在家人面前一贯乖巧懂事,全然不像同龄的小娘子,虽然她也会撒娇,可她撒娇,不是为了劝慰长辈,就是微微嗔怪兄长折花的捉弄,往日他们还一直感到欣慰,若皎皎像五公主一样跋扈,像元稚一样调皮捣蛋,他们还得头疼,今天出了这样的大事,皎皎却还是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可见她以往未必没有伤心难过的时候,只是惯于把眼泪往肚子里吞罢了。皎皎身子不好,最忌讳思虑过重,而她的出身,就决定了她将来必然会走入一个更加复杂混浊的环境里,如果她一直忍受着这些负面情绪,恐怕寿年不永。
他们三人把皎皎从小小的一团养到如今这么大,她多吃一口饭,多说一句话,他们都会为她开心,如果皎皎将来要去忍受那样的苦楚,他们光是想到都会觉得窒息。
一种难言的苦涩瞬间涌上三个人的心头,这种恐惧已经盖过了皇帝的敕令,成为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
王萱虽然看起来淡定自若,心里还是有所思量的。一来,按照现在朝野的状况,她们这些世家贵女应该不可能进得了宫;二来,她相信祖父、父亲和兄长有能力也有意愿护住她;三来,她觉得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进了宫,她也能保护好自己。毕竟,她是王家的女儿。
她并非冷情冷心,知道亲人们的担心,她也不是不通世事,相反,她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女子,甚至比很多混迹官场多年的人都要懂得朝政之事,所有一切,在她眼里都不算什么天崩地裂的大事,只是明日踏春的障碍罢了。
王萱在梅花笺上写了“身体抱恙不能赴约”之类的推脱之词,装进信封,歪着头想了想,折下了一片竹叶,放进了信封里,才拿红漆封上,叫了卷碧进来,让她差人送到镇远将军府上。等卷碧送完信回来,天已经黑透了,王萱在书房又坐了一会儿,嬷嬷便来催促,说是她该就寝了。可王萱还不困,她侧耳倾听着廊外花圃里的虫鸣,觉得世界上又多了一种可爱的东西,和一件讨厌的事。
不苟言笑的卢嬷嬷已经拿着狐皮大氅和手炉在外头等着她了,她默然起身,绵绵和欢欢两个就凑上来扶住了她,好似她是什么精巧易碎的物件似的。卢嬷嬷正想把狐皮大氅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