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向未来的地铁
emsp; 如果有人看见,或许会为这场盛大的冰与火交织的表演而赞叹。

  但现在无人欣赏,只有一些生化纳米机器人得到热能补充,重新开始活动。

  机器人数量和奥斯卡的运算能力呈正比,在冰海深处,这些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活力十足地奔忙着,彼此吸引、呼唤、凝结成团,变成了芝麻大小的银色小金属颗粒。

  奥斯卡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睡眠,随着海水变暖,一点一滴苏醒过来。

  生化纳米机器人,这是上官博士最了不起的发明,它们能吸收一切形式的能量为己用:有机物的养分、电、光、磁、热……是一种完美结合了硅基和碳基生命的崭新物种。

  所以上官博士将它们命名为尼欧(neo),她说这将是组成新世纪人类细胞的基础物质,而奥斯卡,则会是新人类的始祖。

  尼欧们不断忙碌着,小小的金属颗粒漂浮在海水里,长出了细细的触须,像草履虫一样在水中游动起来。

  地热仍然在喷涌着,稀少,却确实存在。海中养分几乎没有,尼欧仅仅依靠热能活动。

  数十个小颗粒在水中浮浮沉沉,最终都附着在海底一块蚀星者残骸上。

  残骸经历长久的冰冻,表层的尼欧们全都彻底损坏,化成灰白的碎屑,轻轻一碰就像灰尘一样四散在水中。但中心部位的尼欧集合体仍然保存完整,隐隐带着黯淡金属色泽,大约长两米,细小的尼欧集合体附着在大集合体形成的金属块上,储藏的热能却不过杯水车薪,远远无法让它动起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金属块下的海床突然迸裂出十多米的裂缝,一股滚烫的白色蒸汽喷涌而出,将金属块冲进了海水当中。

  高热温度杀死了外层少量有破损的尼欧,却为大集合体注入了活力,金属块像干瘪的海绵一样尽情吸收了这股热能,暗淡金属表层焕发出崭新的银色光彩。

  奥斯卡彻底清醒,不规则形状的金属块在水中优雅变形,收起了坑坑洼洼的边缘,变成了适合在水中游动的流线形,下方则伸出两根细长的导管,伸进海床裂缝中,顺着滚烫的岩浆钻探,充分吸纳着埃里森a-23地核里蕴含的残余热能。

  留存在数据库的通讯记录依然清晰,奥斯卡经历了无数导弹洗礼之后,才充分理解了上官博士的那通留言。

  离开这里……

  花了数十个小时将行星内的热能吸收殆尽后,尼欧集合体收回导管,整体变形成鱼雷形状,顶端有入水口,吞入的海水瞬间被加热成蒸汽,从尾部排水口喷射出来。

  奥斯卡像炮弹一样从海底破浪而出,直射天际,朝着近地轨道前进。

  引力却像一只沉重的手将他牢牢攥住,往行星表面拖拽着。

  燃料不足,动力不足,整体太过沉重,一切都在阻碍奥斯卡前进。

  尼欧们集体运作着,模拟出处理器的效果,经过一系列周密计算,银色鱼雷再度变形,尾翼拉长,侧翼变宽,整体体型缩小了三分之一,并且变得更为扁平——这样看起来它更像是航天飞机的模型,而不是鱼雷。

  被剔除的三分之一尼欧们履行了自己最后的职责——分解成纯粹的能量,供主体冲破大气层。奥斯卡想起来,这一项功能被博士调侃地命名为“燃烧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