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故人终得相见时(四)
声音很轻,若非耳尖之人,定不会听到。
“司马,起雾了。”
薄雾中,随着沙沙声落下,有人突然说起了话。
随着说话声落下,薄雾中隐隐间可以看到几道模糊的人影。
“真是天助我也!”
这时,又有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听着这道熟悉的声音,不难猜出此人是谁,他们正是趁着夜色前来探营的姜易一群人。
早在一个时辰前,他们就赶到了。
趁着夜色,他们悄悄移动,将黄巾军大半营寨的清晰图已深深的记了下来。
如今,这些清晰图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本来他正想准备离去,可没曾想到,还未走多远,突然起雾了。
虽说这雾不是很大,但是在黑夜下,却能更好的掩护他们。
于是,
他心里突然涌起一道强烈的想法。
“尔等先回城,我在打探一时半会!”
姜易头也不回,对着跟随在身边的几人,道。
“不可,司马!”
姜易话音未绝,就有人阻止道:“司马,中郎将临走之际,曾告诉在下,务必要在寅时之前回城,可是司马却……若是让中郎将大人知道司马一人独身在外,定不放心,所以还请司马随我我等回城!”
“嗯?”姜易闻言,转过头,望着那上前劝阻之人,在夜色,深深的打量着他,道,“你回去告诉皇甫将军,就说破敌之策,我已有了,请他回去安心休息,明日正午之际,我定当前往县衙!”
“这……”那上前劝阻之人听姜易这般讲,脸上不自觉的露出迟疑。
“休得聒噪,还不快走!”姜易见他还不离去,脸色微微一沉,作怒道。
那劝阻之人见姜易这般,一时无奈,知道在怎么劝阻都不会有效果。他可是听人说过眼前这位司马好大的脾气。
若是惹得他发怒,非得血流成河。
若不是几年前大闹雒阳,所闯下的祸太大,说不定如今早就官居高位了,又岂会是一个个小小的司马。
当下,那人抱拳,对着姜易拱了拱手,然后跟随另外几人悄悄离去。
夜色下,薄雾中,姜易望着离去的几人,眼中闪烁着浓浓的精芒,身体里的血液在慢慢的沸腾。
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今夜,他将独探黄巾大营。
想想就觉得让人兴奋,更不要说了。
姜易回过头来,双眸向着黄巾大营的方向望了一眼,然后缓缓的闭合,静心养神,安静的等待着时机。
他要等,等待雾气最浓,时机最佳之时。
随着他这一等待,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而此时,夜间的浓雾也越发的浓厚,可以说五米开外,难见人畜。
感受着耳边轻轻流动的风声,姜易那微微�
“司马,起雾了。”
薄雾中,随着沙沙声落下,有人突然说起了话。
随着说话声落下,薄雾中隐隐间可以看到几道模糊的人影。
“真是天助我也!”
这时,又有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听着这道熟悉的声音,不难猜出此人是谁,他们正是趁着夜色前来探营的姜易一群人。
早在一个时辰前,他们就赶到了。
趁着夜色,他们悄悄移动,将黄巾军大半营寨的清晰图已深深的记了下来。
如今,这些清晰图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本来他正想准备离去,可没曾想到,还未走多远,突然起雾了。
虽说这雾不是很大,但是在黑夜下,却能更好的掩护他们。
于是,
他心里突然涌起一道强烈的想法。
“尔等先回城,我在打探一时半会!”
姜易头也不回,对着跟随在身边的几人,道。
“不可,司马!”
姜易话音未绝,就有人阻止道:“司马,中郎将临走之际,曾告诉在下,务必要在寅时之前回城,可是司马却……若是让中郎将大人知道司马一人独身在外,定不放心,所以还请司马随我我等回城!”
“嗯?”姜易闻言,转过头,望着那上前劝阻之人,在夜色,深深的打量着他,道,“你回去告诉皇甫将军,就说破敌之策,我已有了,请他回去安心休息,明日正午之际,我定当前往县衙!”
“这……”那上前劝阻之人听姜易这般讲,脸上不自觉的露出迟疑。
“休得聒噪,还不快走!”姜易见他还不离去,脸色微微一沉,作怒道。
那劝阻之人见姜易这般,一时无奈,知道在怎么劝阻都不会有效果。他可是听人说过眼前这位司马好大的脾气。
若是惹得他发怒,非得血流成河。
若不是几年前大闹雒阳,所闯下的祸太大,说不定如今早就官居高位了,又岂会是一个个小小的司马。
当下,那人抱拳,对着姜易拱了拱手,然后跟随另外几人悄悄离去。
夜色下,薄雾中,姜易望着离去的几人,眼中闪烁着浓浓的精芒,身体里的血液在慢慢的沸腾。
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今夜,他将独探黄巾大营。
想想就觉得让人兴奋,更不要说了。
姜易回过头来,双眸向着黄巾大营的方向望了一眼,然后缓缓的闭合,静心养神,安静的等待着时机。
他要等,等待雾气最浓,时机最佳之时。
随着他这一等待,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而此时,夜间的浓雾也越发的浓厚,可以说五米开外,难见人畜。
感受着耳边轻轻流动的风声,姜易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