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半成品吗
到山顶。传说,现在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武者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武者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白天,他领着手下的人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书记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他早上尝的草让书记们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书记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巫人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武者护送书记带回去,让巫人为天下百姓治病。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随从,接上仙界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中年人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神农大帝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了帮助百姓,不惜牺牲自己,不怕死,不怕累,最后甚至为了尝草药误食用断肠草差点就丢失了性命,但是神农大帝却从来没有放弃……”胡大海和王子恒开始还觉得这个中年男人讲的故事十分地生动有趣,但是渐渐地他后面的言语都是奉献、不怕死、要付出等等内容。完全是一派洗脑的架势,同时他的语调也变化得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了有昏昏欲睡地感觉。

  “这是催眠!”王子恒忽然心头一紧,他曾经做过一次催眠的专辑,当时的专家就告诉他,小孩子比较容易催眠,因为思想简单,没有太多抗拒性。还有就是催眠的一种主要功能就是把一种意识灌输进人的潜意识中,等到一个契合点出现的时候把这个信息从人的大脑中释放出来。

  忽然一声清脆地击打磬的声音传来,一下子大殿外原本三两成群的成年人一个个点燃手中的灯笼,鱼贯而入大殿把孩子一个个接走。

  大殿中只剩余那名瘦削的中年男人负手站在那里,从胡大海他们的角度看他正在观摩着垂下的画卷。忽然角门中走进来三个人,一个人身穿黑色的斗篷,看不出是男是女,另外一个平常打扮的人直接奔着绳索而去,另外一名是一个年轻人,看年纪大约不过二十出头,王子恒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好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