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碎大石的评论(3)
然后,你说特种兵最少能承受3成伤亡,我认为这绝对是最高估计了。
这跟你玩电脑游戏不一样,没那么多死士的!古代军队一般承受力平均就是一成,二成都是精锐部队了,三成都是大将的亲兵卫队级别的才能办到了。你估计三成还不满意啊?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你不同意我的说法,关键是我们对组织能力上的判断差别很大。
你认为特种兵组织能力强,有纪律。比隋军有优势。
但其实这方面是特种兵是处于完全的劣势的。第一点,你忽略了隋军久经训练,纪律并不弱于特种兵。(我举个例子,古代战争时将领没有发话,士兵敢冲上去杀敌的,即使斩首有功,在吴起的军队里面也是判有罪,立刻处斩!周瑜的军纪要求里面有7禁令54斩!比特种兵严格多了!我估计你之所以觉得古代军队纪律不佳还是受了明清的影响,尤其是电视剧的影响。确实,清军就没有什么纪律可言,因为不能执行的纪律跟没有真的没区别了!)
第二点,组织。一个人就算数学学得很好,你也不能因此指望他物理、化学、英语也都拔尖。同样特种兵在热武器作战方面组织能力强,但是放冷兵器战争,就变成组织能力弱了。
而且比隋军不是弱一点半点,更不要说禁军。(其实是叫骁果军,禁军是北宋的称呼)
不理解的话可以想象一下足球教练执教篮球队,哪怕是组织能力世界第一的足球教练!
第三点,发展性。你不能接受特种兵比隋军弱这么多,这伤害了你的情感对吧。但是这并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特种兵之所以打不过,不是因为他们太差劲了,而是比的是他们不熟悉的冷兵器大战争!要是放特种兵熟悉的丛林、沙漠、都市建筑这样的战场进行小分队战斗,就算比冷兵器,特种兵也不落下风,更不要说大家一起比热武器和枪法了。那么从发展性的角度来说,只要特种兵花几年时间学会了冷兵器战法,那么就可以把现代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出来了,不是吗?那时候,只要统帅给力,战损1比1都很正常。
另外,跟大家说明一下,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战斗力。步兵是战国时代的魏武卒最强,然后是秦军(秦军重弩实在太厉害)。汉唐次之(受汉武帝独尊儒术影响,战斗力略有下降),北宋开始衰弱(赵匡胤干的好事,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将帅分离,反正怎么削战斗力怎么来。结果也没见国祚变多长,狂吐)明朝中期以后就是战斗力连5都没有的渣(兵学式微,二品武将地位没有七品文官高,卫所士兵士气是负数),到了清中期开始连渣渣都不如了(蚊子狱,抬满压汗,愚民,官僚主义等等。不懂的话就反正怎么黑暗怎么想)。然后这种状态一直到民国。(虽然武器装备一直在跟新,但是组织能力、纪律、士气都是负的。)所以哪怕很多人吹嘘的湘军,战斗力也才5,刚刚能打过渣渣都不如。看看曾国藩的战法:一天行军30里路,结硬寨,打呆仗。(穿的就单衣,最多一层棉甲,基本无负重)出兵要发银子。部队靠宗族关系维持,毫无纪律可言。赏罚一看关系,二看主将心情。招收的新兵只能用几年,然后迅速腐化,不堪再战。怎么看都是战5渣。
比比魏武卒的表现,战况紧急的时候,一个无多少负重支援300里外要十天,然后先立营寨,休息一天,才能战。一个负重70斤,两天内赶到战场并立刻投入作战。一个不懂兵法,生怕被偷袭。一个精通兵法,各种斥候、哨探齐全,急行军不怕中埋伏,真的是不能比啊。(随便一个魏武卒放晚清都是武状元)晚清民国时期就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