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狗血第二波(三)
种被全班同学排挤的滋味太难受了。明明没有读过书。却被班上的同学称呼“降班头”,承受同学们看不起的白眼真是深深的伤了一个十岁小姑娘的自尊。
情况在她把小卖部的东西带到学校里下课时间跟同学分享后改变,很多同学都喜欢跟她玩了,喜欢她带着她们去店里玩,她有了几个天天都跟她玩的好朋友。在看她跟守着小卖部的妈妈打招呼然后拿东西来大家一起吃后更是特别的羡慕她,羡慕她家有那么多的东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永远都吃不完。那些新奇的东西她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都是她家的,又不用给钱。那些羡慕的眼光和直白的赞叹让莫丽觉得,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才是最快乐最高兴的一件事,这些跟她在大舅和席虹面前是不一样的。
在他们面前莫丽不自觉的就带着讨好的心态,说话做事总是要先想想会不会令他们不高兴,对着他们,莫丽是仰视的,就象被他们压在山下,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可是对着自己的同学那就不一样了,她们抬着头来看莫丽,她说的话她们总是同意顺从,莫丽变成了俯视的人。她可以随自己的喜怒来决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谁不分给谁,如果谁惹她生气了,她可以联合别的人不理她,大家分东西的时候也把她排除在外,而她们到最后也总是会来给她道歉,恢复与她的友谊,并且在她与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在她这一边。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跟她们一比,席虹就显得太虚伪也太高高在上了,就象个小霸王一样,要求家里的人都得听她的。就连舅舅也不例外,也是她跑去告诉舅舅她招待朋友的事情的,就是她告状,才会让妈妈期期艾艾的告诉她,以后不要拿东西去学校了。
不过也亏了她来这么一招,不然她也不会认清楚她的本质的。当朋友们知道她不能再带东西全是因为席虹的告状而害她被骂的时候,同仇敌忾的站在了她这边,帮她分析席虹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才明白了,自己以前有多么笨,没有看清楚席虹表象下面的本质,虽然朋友们的语气不是很好,但是,她都明白的,她们都是在替她抱不平,她们说的很对,分析的也很对,席虹就是怕她分她的东西,哼,这个小人,她全都不稀奇的好吗!她却为了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处处针对她,让她怎么可能不讨厌她呢!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对待损害了她们利益的人,从来不会原谅,她们会用世界上所有不好的词语来形容她。因为词汇量不多,所以她们会绞尽脑汁的把自己听说过的大概是属于贬义词的词语全部用上,即使她们并不是很清楚那个词是什么意思。而为了证明她的博学,她会用一切自己想到的每一件小事加以扩充包装来说明自己所说的正确性。但是,就是这样的似是而非,才会让莫丽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席虹,席虹跟她们是一个地方的,她们接受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所以她们也会更了解席虹,清楚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些只是一些小事,真正让莫丽认清楚自己家所处的地位还是到饭店帮忙后,饭店的阿姨们干活的时候喜欢聊天,有时候会问到她妈妈守小卖部赚了不少钱吧,等听到小卖部不是她们的,只是帮忙都会意味深长的互看一眼,莫丽还是从她们断断续续的诸如“又不是亲的,得个免费劳力帮他们赚钱”以及对妈妈的怜悯里发现,自己原来在这家里就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可怜,不,还有妈妈也是,她是小可怜,妈妈是大可怜。
莫丽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那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林妹妹,时刻都的记着“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得多说一句话”,这也导致了莫丽特别爱看电视,每次看到林妹妹都会感同身受的眼泪汪汪。
后来�
情况在她把小卖部的东西带到学校里下课时间跟同学分享后改变,很多同学都喜欢跟她玩了,喜欢她带着她们去店里玩,她有了几个天天都跟她玩的好朋友。在看她跟守着小卖部的妈妈打招呼然后拿东西来大家一起吃后更是特别的羡慕她,羡慕她家有那么多的东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永远都吃不完。那些新奇的东西她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都是她家的,又不用给钱。那些羡慕的眼光和直白的赞叹让莫丽觉得,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才是最快乐最高兴的一件事,这些跟她在大舅和席虹面前是不一样的。
在他们面前莫丽不自觉的就带着讨好的心态,说话做事总是要先想想会不会令他们不高兴,对着他们,莫丽是仰视的,就象被他们压在山下,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可是对着自己的同学那就不一样了,她们抬着头来看莫丽,她说的话她们总是同意顺从,莫丽变成了俯视的人。她可以随自己的喜怒来决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谁不分给谁,如果谁惹她生气了,她可以联合别的人不理她,大家分东西的时候也把她排除在外,而她们到最后也总是会来给她道歉,恢复与她的友谊,并且在她与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在她这一边。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跟她们一比,席虹就显得太虚伪也太高高在上了,就象个小霸王一样,要求家里的人都得听她的。就连舅舅也不例外,也是她跑去告诉舅舅她招待朋友的事情的,就是她告状,才会让妈妈期期艾艾的告诉她,以后不要拿东西去学校了。
不过也亏了她来这么一招,不然她也不会认清楚她的本质的。当朋友们知道她不能再带东西全是因为席虹的告状而害她被骂的时候,同仇敌忾的站在了她这边,帮她分析席虹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才明白了,自己以前有多么笨,没有看清楚席虹表象下面的本质,虽然朋友们的语气不是很好,但是,她都明白的,她们都是在替她抱不平,她们说的很对,分析的也很对,席虹就是怕她分她的东西,哼,这个小人,她全都不稀奇的好吗!她却为了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处处针对她,让她怎么可能不讨厌她呢!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对待损害了她们利益的人,从来不会原谅,她们会用世界上所有不好的词语来形容她。因为词汇量不多,所以她们会绞尽脑汁的把自己听说过的大概是属于贬义词的词语全部用上,即使她们并不是很清楚那个词是什么意思。而为了证明她的博学,她会用一切自己想到的每一件小事加以扩充包装来说明自己所说的正确性。但是,就是这样的似是而非,才会让莫丽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席虹,席虹跟她们是一个地方的,她们接受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所以她们也会更了解席虹,清楚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些只是一些小事,真正让莫丽认清楚自己家所处的地位还是到饭店帮忙后,饭店的阿姨们干活的时候喜欢聊天,有时候会问到她妈妈守小卖部赚了不少钱吧,等听到小卖部不是她们的,只是帮忙都会意味深长的互看一眼,莫丽还是从她们断断续续的诸如“又不是亲的,得个免费劳力帮他们赚钱”以及对妈妈的怜悯里发现,自己原来在这家里就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可怜,不,还有妈妈也是,她是小可怜,妈妈是大可怜。
莫丽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那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林妹妹,时刻都的记着“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得多说一句话”,这也导致了莫丽特别爱看电视,每次看到林妹妹都会感同身受的眼泪汪汪。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