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 苏俄关注
>   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列宁的体力、精力还勉强能够应付工作压力,在政治局内有列宁、斯大林、季维诺也夫3个政治局委员压阵,在中央委员会里则有布哈林这样的理论家支持,新经济政策最终是全盘通过了——托洛茨基本人也投了赞同票,尽管他保留了很多意见。事实上,列宁也不敢压迫托洛茨基太甚,不断解释“新经济政策”与“世界革命”毫无冲突,他是着眼于目前,而托洛茨基同志则意在长远,很好地维护了托洛茨基的威信,使得俄国这个股份公司还能“团结一致往前看”。

  政策出台之后,俄共立即掀起了经济恢复的**,所有人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开始松了下来,即便是在红军和俄共内部中最“彻底”、最“坚决”的革命派也因为连续多年的战争将大家折腾得筋疲力尽,不想再继续打仗了,只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享受一下胜利果实——更何况,在德国、匈牙利无产阶级“起义”失败以后,欧洲的**运动已跌落到谷底,远东则被中国和日本挡着去路,要想“不断革命”也得先有本钱才行。

  休养生息一年多来,苏俄局面有了很大的好转,有关革命的调子又开始起来了,恰巧这个时候中日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托洛茨基原本对远东的局面很不满意,感觉现在有了底气,内心深处很想借着中日战争的机会收复国土,所以有了今天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在开会之前其实并不知道会议的真实目的,原以为不过是一个有关国防方针或者军事策略的调整,没想到托洛茨基居然抛出来这么大一个话题,一时间也都呆住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稍有不慎就会牵扯到路线和立场上来,其他都是小问题,唯独立惩路线问题是大问题,而且很难翻身,是故所有人一时间都选择了避开托洛茨基的目光,选择了沉默,更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斯大林。

  由于派去远东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在鄂木斯克战役中狼狈的失败,导致苏俄“屈辱”地签订了《鄂木斯克条约》并失去了大批领土,使得他们幕后的支持人斯大林一直抬不起头来,甚至差点失去政治局委员的宝座,如果不是列宁为了保证党内平衡,靠自己的威望把远东战役的损失和签署《鄂木斯克条约》的责任挑过去的话,斯大林说不定现在已被打倒了。因此,在听到托洛茨基说出来的话后,这个小个子的格鲁吉亚人下意识地就是一哆嗦,心里翻江倒海起来,托洛茨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对这场中日战争,斯大林其实也是百感交集,没有人比他更想报复中国并找回场子,但由于北方战争的缘故,战事比真实历史上打得时间更长、受到的损失更大,红军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使他又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会议陷入了冷场,托洛茨基干脆就直接点将了:“斯大林同志,你当初负责过远东战场,说说你的意见?”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不过,对我们却是十分有益的。”斯大林的回答很有技巧,他讲到,“这场战事是5月份爆发的,到现在已持续了40多天,双方在两条战线上进入了街的局面,短时间内看不出谁会取得最终胜利,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帝国主义和他的帮凶们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我们必须集中全部力量予以应对……”

  斯大林的话虽然没有将具体的应对策略说出来,但还是赢得了很多人的点头。在北方战争结束后,为了避免与中国直接发生冲突,苏俄在乌拉尔山以东划出一大片区域,在中俄接壤地带建立了远东共和国,表面上看上去是资产阶级的一套,其实完全听命于莫斯科的遥控。中国方面也没有闲着,在英法推波助澜的鼓动下,利用原高尔察克临时政府留下来的部分人马和班底,在国境线以北扶植起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滨海共和国,当做中俄之间缓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