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去苏维埃买
那就是外汇市场!
上辈子里面,即便是郑建国这种两耳不闻国外事的底层小市民,也从新闻报道中听到过金融风暴中港币暴跌,以至于国家出手托底什么的说法,使得港币成为唯一没被资本家打倒的货币,那是他第一次听说货币也可以被打倒。
然而等到安娜的英镑进了基金会,郑建国第一次接对外汇兑换有了直白的认知,紧接而来的便是曰本决定开放外汇管制,他便想起了记忆中对于曰本泡沫罪魁祸首的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来获得贸易优势,从而转嫁国内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经济危机。
再联想着十几年后的港岛金融风暴,郑建国便敏锐的发现了令他感到诧异的纽约外汇市场现状,每天交易量不到上亿美元,而且交易手续极其繁杂和迟滞,并且不面对普通人开放,而是直接和诸如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这很难让他相信这就是记忆中媒体报道上说的,每日几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
事实上,郑建国如果没有设置基金这个机构来管理财产,他压根就不会注意到这块眼皮子底下的偌大机会。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中,外汇市场这并不是哪个人或者是哪个机构想要去这么做才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陆续放开外汇管制才自发出现形成。
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过程想当漫长,却在成立后飞速发展,并且迅速壮大到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标志。
其中最关键的条件,就是1976年经过世界货币组织的研究后,正式废除了基于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制度,提供了可以通过市场交易量进行调节的可能。
随后,才是各国为了应对经济的发展,不列颠于3年后的1979年放开外汇管制,曰本于1981年年初放开外汇管制,从而为外汇按照市场规则流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否则,即便是知道可以通过买卖外汇赚钱,在每一笔交易都需要提前报备以及监管过程中,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直到郑建国这只蝴蝶有了足够多的资本和关键的记忆,才萌生了去推动这个市场全球化,以完成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野心——通过建立外汇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
然而,现实是郑建国作为被害妄想症患者,他在面对这个成为全世界从未有过的计划时,想到的并不是好处。
因为好处不用去想,这个计划成功之后,郑建国这三个字都可以在金融业里面当饭吃,什么红杉基金量子基金的在他面前就是孙子辈,搞个国家的金融都不用费劲儿,大家可劲儿拿钱砸就完了,即便是亏了也可以通过代理人趁低抄底等到后面回血,对吧?
至于有什么发财的机会,没机会也可以创造机会的啊,通过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唱衰下你的经济,知道郑建国这三个字的肯定会交割离场?
这些好处不用去想,郑建国想到的是养虎为患,他以现在的身份完成了这个计划,并且利用这个市场去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那该会得罪多少人了?
俗话说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郑建国之所以搞外汇市场的目的,想的就是提前布局金融战争,而他近期的目标就有小鬼子,远期的目标就有大毛子。
小鬼子好说,只要打服了就会跪下喊爸爸,但是大毛子就不同了,大帝更是个自由心证我行我素的人,要不到时候送他个出租车公司,省的来找自己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