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同志们,这核弹不能停啊!
气不打一处来,感觉心灵很受伤,同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另一个时空的太平洋战争末期,赔光了裤子的日本小鬼子们虽然嘴上还在咋咋呼呼地叫嚷着什么“一亿玉碎”,从博物馆里搬出战国时代的铁炮和弓箭,甚至连妇女和小孩都召集起来训练用竹枪扎人……但等到美国佬在广岛和长崎把两颗原子弹砸下去之后,还不是乖乖地跪下来自己解除武装,任凭麦克阿瑟说什么是什么,从此把美国佬当成大爷和主子来伺候了?
可是现在轮到咱们呢?明明都已经丢了一颗两千万吨当量的氢弹过去,论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足足一千倍,日本海军的精华主力在顷刻间丧失殆尽,结果却感觉就跟一颗石头丢到了泥潭里似的,不要说吓唬得敌人跪下求饶了,干脆连个声响都没有……居然能够淡定到了这般不科学的地步,到底是要闹哪样啊?
在一番抓狂和郁闷之后,众人再次召开会议集思广益,讨论这次佐世保核爆之后,全世界各方过于淡定的态度,并且向后世的解放军总参求助。最后得出一个很奇葩的结论——那就是无知者无畏!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早在二战爆发之前,使用铀235的核裂变能量来制造“超级炸弹”的可能性,就已经是西方科学界的常识了。在1939年,爱因斯坦就第一次向罗斯福总统提出建议,希望美国能够开始着手进行制造“铀炸弹”的研究。到了1941年,连日本的石原莞尔将军都公开指出了原子炸弹的作用——石原莞尔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又不是什么物理学家。什么事儿连他都知道了,还能有谁不知道呢?
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其实都有一批核物理专家,都进行过制造“铀炸弹”的初步研究。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制造原子弹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极为庞大,日本和德国都承担不起,所以才作罢了。
在那个年代,原子弹在各**人的概念之中,就是类似于现代人眼中的“宇宙战舰”之类的“科幻武器”,虽然还不存在,但大家都有这么一个设想,也知道该怎么去制造,只是造不出来罢了。
所以,历史上1945年八月的第一颗实战原子弹,在广岛投下之后不到二十四小时,日本政府就已经确认了这是原子弹的爆炸。然后又通过查阅昔年加拿大铀矿的产量记录,根据美国方面可能拥有的核武原料数量。逆向推导出此时的美国应该已经制造了250-1000枚原子弹——由于缺乏对核工业的基本概念,此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原子弹的制造难度——从而把最好战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也给吓到了趴下,再也没有抵抗到底的意志和信念:如果让英美鬼畜拿1000颗原子弹把日本轰一遍。那可真的是要“日本陆沉”啦!
抱着这样的恐惧,早已走火入魔的军国主义日本才会冷静下来,顺从而又无奈地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但问题是,那是在1945年发生的事情,而眼下的这个世界,才刚刚到1935年!提前了足足十年!
在如今这个时候,世界上对核物理和放射性的研究更加粗浅。对铀裂变的链式反应更是没有足够的认知——依靠原子的裂变来把质量直接变成能量,制造出“超级炸弹”的想法,就连爱因斯坦本人的脑海中都还没有酝酿成形。而最早研究出核裂变反应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也还没来得及完善他的理论。
因此,在1935年的全世界知识分子的思路之中,核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是超出一切想象能力之外的存在。倒是类似核爆的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已经被世人见识过一回——于是,发生在日本佐世保的这场“不明大爆炸”,就被国际新闻�
可是现在轮到咱们呢?明明都已经丢了一颗两千万吨当量的氢弹过去,论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足足一千倍,日本海军的精华主力在顷刻间丧失殆尽,结果却感觉就跟一颗石头丢到了泥潭里似的,不要说吓唬得敌人跪下求饶了,干脆连个声响都没有……居然能够淡定到了这般不科学的地步,到底是要闹哪样啊?
在一番抓狂和郁闷之后,众人再次召开会议集思广益,讨论这次佐世保核爆之后,全世界各方过于淡定的态度,并且向后世的解放军总参求助。最后得出一个很奇葩的结论——那就是无知者无畏!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早在二战爆发之前,使用铀235的核裂变能量来制造“超级炸弹”的可能性,就已经是西方科学界的常识了。在1939年,爱因斯坦就第一次向罗斯福总统提出建议,希望美国能够开始着手进行制造“铀炸弹”的研究。到了1941年,连日本的石原莞尔将军都公开指出了原子炸弹的作用——石原莞尔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又不是什么物理学家。什么事儿连他都知道了,还能有谁不知道呢?
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其实都有一批核物理专家,都进行过制造“铀炸弹”的初步研究。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制造原子弹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极为庞大,日本和德国都承担不起,所以才作罢了。
在那个年代,原子弹在各**人的概念之中,就是类似于现代人眼中的“宇宙战舰”之类的“科幻武器”,虽然还不存在,但大家都有这么一个设想,也知道该怎么去制造,只是造不出来罢了。
所以,历史上1945年八月的第一颗实战原子弹,在广岛投下之后不到二十四小时,日本政府就已经确认了这是原子弹的爆炸。然后又通过查阅昔年加拿大铀矿的产量记录,根据美国方面可能拥有的核武原料数量。逆向推导出此时的美国应该已经制造了250-1000枚原子弹——由于缺乏对核工业的基本概念,此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原子弹的制造难度——从而把最好战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也给吓到了趴下,再也没有抵抗到底的意志和信念:如果让英美鬼畜拿1000颗原子弹把日本轰一遍。那可真的是要“日本陆沉”啦!
抱着这样的恐惧,早已走火入魔的军国主义日本才会冷静下来,顺从而又无奈地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但问题是,那是在1945年发生的事情,而眼下的这个世界,才刚刚到1935年!提前了足足十年!
在如今这个时候,世界上对核物理和放射性的研究更加粗浅。对铀裂变的链式反应更是没有足够的认知——依靠原子的裂变来把质量直接变成能量,制造出“超级炸弹”的想法,就连爱因斯坦本人的脑海中都还没有酝酿成形。而最早研究出核裂变反应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也还没来得及完善他的理论。
因此,在1935年的全世界知识分子的思路之中,核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是超出一切想象能力之外的存在。倒是类似核爆的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已经被世人见识过一回——于是,发生在日本佐世保的这场“不明大爆炸”,就被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