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瘫痪中的国民政府(下)
�作保证的钞票,基本就等于是一堆废纸而己。

  ※※※※※※※※※※※※※※※※※※※

  “……夫子庙爆发了哄抢骚乱,大规模民变一触即发,jing察和公务员正在酝酿罢工。政府命令已经无法正常下达……何应钦刚刚赶到南京国防部,准备从镇江调回87师和88师,用于弹压首都骚乱。但部队调动也需要军饷,他希望您能尽快筹集一批实物,届时好发放给官兵,用于稳定军心。”黄秋岳汇报说。

  “……实物?实物?!!他何应钦当我能点石成金啊?!行政院里同样只有废纸一样的钞票和支票!”

  汪精卫先是气急败坏地发泄了一通,但随即还是捏着鼻子想了个办法,“……现大洋和金条是绝对没有的,但南京的粮库里多少还有些存粮,如果那些当兵的不嫌重,就让他们每人扛一袋面粉回去好了……对了,关于当前的纸币危机,孔祥熙有没有拿出什么对策?这本来就是财政部的工作吧!”

  “……孔祥熙认为,如今想要稳定纸币市值,只有两条对策。一条是从各省搜集金银,重建中央金库储备,但这非常困难,遭遇到的抵制力度恐怕会难以想象,而且缓不济急;另一条是求助于海外,向外国银行家融资,依靠他们的担保来恢复政府信用,再发行新纸币,以一折或半折的比率兑换旧币,减轻损失……在危急情况之下,外汇也是勉强能够代替金银,充当准备金来使用的。

  根据外交部的报告,美国大使和英国大使已经在原则上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由于上海滩的诸多金融家集体遇害,我们没有了跟国际金融界沟通的中介人,恐怕会有不少周折……”黄秋岳答道。

  “……也就是说,这事儿还是缓不济急……”汪精卫叹息道,“……难道就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吗?”

  “……办法还是有的。”黄秋岳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说了出来,“……我们可以求助于日本!”

  “……日本?让日本政府从国库里拿金银出来资助咱们,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唯一能够争取的救市对策,就是让国民政府的钞票跟日元挂钩……名浚(黄秋岳的表字),你这不是拿我往火炉上烤吗?”

  汪精卫先是愣了一愣,随即苦笑起来,“……这可是既得罪了美英两国的金融界,又进一步坐实了我头上的‘亲日派’帽子——咱们替他蒋介石背的黑锅难道还不够多吗?凭什么这回又要我来牺牲名誉?”

  ——实事求是地说,在抗战爆发之前,汪精卫的思想上亲日归亲日,但很多所谓卖国求荣的“汉奸”骂名,都是在替蒋介石背黑锅,而他本人非但没能得到什么好处,反倒被弄得名声越来越臭……

  “……先生,这事情可不能光是这么看。当前的这场货币危机,对国民政府和他蒋某人来说,或许是一场天崩地裂的大灾难。但对于您个人来说,未尝也不是一次绝妙的倒蒋机遇。”黄秋岳却是犹如魔鬼一般,对汪精卫循循善诱,“……众所周知,如今这南京国民政府表面上是所谓的‘蒋主军、汪主政’,其实却是以他蒋某人为尊!而蒋介石之所以能够在国民政府中处处压过您一头,完全是倚仗着手中的兵权!

  但问题是,他蒋介石虽然自称军人,难道就真的会打仗吗?这天下有谁不知,在战场上,他蒋中正的军事水平一向都是笑话,当年就是既打不过西北军,也打不过桂系,临阵指挥昏招不断,越插手战局就越糟糕……之所以能够一路笑到最后,还不是因为有了江浙财团和美英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