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迷途
》摆在桌上。还没等杜若毛手毛脚地摆放停当,书桌前就七嘴八舌地围拢了一大群人,有的面露诧异地说“奇了,连个窝也没混上,为找人竟三天没吃饭!”有的故作高深地说“画家呢,想头倒蛮高,要当街卖艺画像!”还有的神怪兮兮地说“写的啥,文言文呀,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的,这字写得倒真不赖!”

  杜若神态紧张地分开众人,面红耳赤地掠视一周,从店主手中接过相纸和画笔,“各位同志哥儿静静,听我说两句,大家看到了沙,我是来深圳找人,实在是走投无路,才做的这有辱斯文的事。大家发发善心帮我一把,一幅画绝不多要,给个打电话、照张像的钱就行,至于我画像的水平,绝不是鬼画桃符的瞎闹,这两幅画儿就是明证,保证画好,包你们满意。其实肖像画是门古老的艺术,在古代有权有势的人才画得上,只是现代有了照相机,才使这门艺术没了市场。但肖像画比照片气派,照片有个一吋、两吋顶破天了,而肖像画则以尺计量,并有头像、半身像、全身像之分。再说照片呆板,快门卡嚓一声板上钉钉了,是好是坏你都得认。肖像画就不同,可以改,以写真传神为最高境界,不到你说嘿这太像我了不算完。丰子恺老先生就讲过一个笑话,说在明代宁波天童寺来了个外来和尚,这和尚少年时不好好念经偷偷学画,被他师傅捆在柱子罚站,这和尚号啕大哭,眼泪流得多了,他就用脚趾蘸着泪水画了只老鼠,师傅进来一看,哎呀,怎么有只老鼠在咬徒弟的脚趾头呀,赶忙解开绳子,原来是这小子画的画。其实肖像画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其中就有墓主人的肖像,至于历朝历代王侯将相的衣冠像,禅宗祖师的云身像,瞻仰缅怀祖先的祖宗像,那更是恒河沙数,多得不可胜数,只可惜这些画作大都散佚了,大都和宗庙族谱、文献典籍毁于战火与天灾[***]之中,现存的只有故宫博物院乾隆爷为数不多的几张。在西方人物肖像画倒是传承下来了不少,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伦勃朗的《夜巡》,丢勒的《野兔》,都是肖像画的巅峰之作,稍微有点艺术素养的人看过后都会终生不忘。而最有意思是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双联画》,1962年,美国好莱坞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自杀身亡,留给世人迷一样的身世、梦一样的传奇,沃霍尔随即创作了大量她的肖像,那幅《玛丽莲·梦露双联画》,右边是二十五幅如同黑白照片的肖像,左边是二十五幅如同彩色照片的肖像,他像用砖垒墙一样将它们排列在一起,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们过目不忘,一下子就记住了梦露那张漂亮的脸。怎么样,有没有那位同志哥儿要来试一试?”

  “俺俩来,十块钱两张,画得不像不给钱!”人丛中两个剪短发、着工装的女孩越众而出。

  “行呀,你俩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冲着这份勇气,画得不像不要钱!”杜若打开折叠椅,请女孩在街边顺光处坐下,边将张洗脸架当画架固定在桌旁,众目睽睽之下,盯着女孩的脸看了好一阵子,又意在笔先地凝目沉思了好一会儿,就快速运笔在纸上画了起来。身后挤得密不透风的人们,先是将信将疑地不做一声,接着诧为异事地面面相觑,随后就说长道短地大声喧嚷起来。“哟,真像呀,简直是一张蜡纸印出来的!”“哎哟,真神呢,一点儿也不差些相片!”“哎呀,真了不起,这画的比她本人还出彩!”

  那女孩听说,喜的一蹦三尺高,三五步跑到画前,“嘿,真不错,可惜,涂的只是颜料,要是涂油彩,那更美得不得了!”随即掏出十块钱,不由分说地塞给杜若。人们仿佛受到了感染,都不约而同地排起了长队,这个说我要张半身的,像样越漂亮越好;那个说我要张全身的,最好带点深圳的风景;更有的说我加十块,来一张像《十大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