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东紧西松
相当可观,这十几条艇占据码头外攻击位置后一齐开火,威力相当强大,虽说毫无精度可言却极具震慑力,几条装备了机枪的港务指挥船被击沉,驱散码头上的辎重部队,掩护六条驳船靠上码头,冲出来800多全副武装的中国步兵,逐渐占领了码头、仓库、车站、军营、医院等重要目标。

  到了傍晚常州第三守备队冈岛少将以下的六个大队、赶来救援的四个大队6000余人被全歼,苏南长江沿岸皇军海陆空军为之一空,装备物资丢失无数,沪宁铁路、长江水路被完全切断。正准备调动11、14混成旅团南下诸暨的山田乙三、西尾寿造这才知道是江对岸的89军三个师四万多野战部队在昨晚从江阴过了江,掀起了这场江南大地上的单方面屠杀。

  而苏南茅山、浙西天目山里的张云逸新五军一个师也跑出来搅乱战局,攻击溧阳、湖州、宜兴、广德、临安等地。富庶安宁的宁沪杭地区眨眼间竟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十几个县城、重要车站、物资仓库被占领,夜间数百辆皇军汽车满载着皇军物资向着天目山深处驰去。

  而安徽境内江北的高敬亭、**新七军,王峰、丁旺财新八军一师二师也是频繁出击,江北桐城、潜山、怀宁、太湖、宿松的交通线,南岸的芜湖、铜陵、贵池、东至皇军据点、码头多次受到攻击,11军侧后安全、物资补给出现严重隐患。

  如果自己的13军主力再受到沉重打击的话,声势浩大、投入惊人的武汉攻略计划将在快要成功的关键时刻面临夭折的危险,历史竟和九个月前11军败亡过程惊人的相似。都是因为八路军的意外出现,飞机、舰艇遭受毁灭性打击,导致疲惫的皇军无力作战。

  九江码头上陈海松的缜密分析、自信表情,包头的建设场景、徽州军队的先进装备、严格训练无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跟八路军斗无异于找死的观念已经植根心田,他知道陈海松的指挥风格,潜伏、发展、出击、继续潜伏、发展,没有大好的形势绝不发动大规模行动。

  可就这短促出击也是皇军难以承受的,一旦被他牵制住、跟上他的节奏,皇军的攻势必然是支离破碎、损失惨重。帝国再也经受不起如此重大的损失了,**部队作战飘忽很难捕捉,帝**队必须优先打破已经开始动摇的国民党军防线,集中空中力量保证13军拥有继续进攻能力,咬牙击破对方最后的精锐部队,撑过眼前的困局,完成占领武汉的战略目标。

  他连夜向鹰潭的13军军部、南京的方面军司令部报告了自己的分析,反对泽田茂司令官提出的收缩兵力退回鹰潭的保守部署,希望方面军不要被八路军的牵制改变战略计划,调动后方一切力量谨守交通线、物资供应基地、机场码头就能化解八路军旨在劫掠的牵制行动。

  而进攻中的2、11、13军应向防线动摇的国民党军施加更大压力,当务之急是合力夹击薛岳兵团,为此华东华中海陆航空兵应将作战目标对准第三战区飞虎师,协同配合完成聚歼中**队主力的任务,迅速向武汉进军,赢得战略主动权,再回头收拾身后的八路军。

  山田乙三和西尾寿造分析中也认为皇军骑虎难下,不可能两面兼顾,唯有拿下武汉方可瓦解敌军抵抗意志,促成中日战事的政治解决。于是向大本营汇报了华东华中战场的最新变化和继续加大进攻的决心,希望将完成了华南作战的大本营直属部队第五师团调来上海稳固江南局势,请求海军第五舰队支援一艘航空母舰,加强11、13军身后的空中保护。

  大本营多田骏副总参谋长毕竟是主持了两年对华战争的决策人物,见识了太多变故,对华东乱局有心理准备,他很认同沼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