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勇士归队
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拥有两百万左右军队的大国,能够为德国提供扩军备战、发展军事工业所需要的粮食、煤炭、有色金属和其他物资,各路军阀大量采购德**事装备促进了德国工业的振兴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是英法主导的战后利益分配中的牺牲品,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反而丢失了山东半岛的权益,应该是对英法等国有强烈不满、同样渴求大国地位的仇恨国家。而且苏联非法占有大片中国土地,接连挑唆边疆地区分离主义势力闹独立,大规模支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割据,中国深受其害应该是国际**同盟的积极参加者。

  加上蒋先生对法西斯主义十分推崇,两国关系相当亲密,中央军中招募了数百名德**官帮助训练、制定作战计划,德械师的组建、淞沪南京间国防工事的构筑、花园口扒黄河以水为兵等计谋都是出自德国顾问的策划,德国商社遍布中国采购农副产品、矿产资源。

  然而七七事变后中国不堪一击的虚弱表现暴露无遗,希特勒经过研读各类情报,相当后悔。发现被他寄予厚望,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非常落后、保守,庞大的人口基数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百分之九十的文盲、极低的劳动产出,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现代工业几乎空白,交通、水利、医疗状况惨不忍睹。

  建设了几十年的军事工业充斥着**和低效,基础工业的落后导致无法满足军队的基本需求,别说飞机坦克了,连单发步枪、子弹、炸药都需要进口,与日本军队连续多年的争斗失败表明这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军队指挥体系的混乱,作战意志的脆弱、战术素养的贫乏。

  国内政治更是让人沮丧,缺乏强有力政治领袖统领的各方势力忙于扩充实力、抢占地盘,热衷于内部争斗,缺乏民族主义精神、对国家没有责任感的历届政府漠视边疆危机,延续着清朝以来领土不断离散的悲剧,对西方国家充满畏惧,根本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和能力。

  蒋介石只是一个羡慕法西斯主义领袖至上、高度集权的卑劣政客,根本没有掌握法西斯的真谛,没有钢铁的意志、过人的胆略、高明的策略、整体的规划,根本没有能力统帅这个有着光辉灿烂文明的国家形成统一的意志、共同的追求,最终演变成强大的竞争力。

  他很不理解五年的合作、十几亿马克的款项除了几条铁路、十几个废柴一样的德械师外竟然没有留下一点像样的工业基础,进一步的调查发现1933年5月间,塞克特将军到达上海担任国民政府的资深顾问,为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建议,1934年8月‘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签订,中国开始用战略性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

  这个完全平等,双方享有相同的权利的易货贸易条约一直为中德合作起着良好的促进。这个时期,中国向德国提供的钨、锡、锰、铬等矿物完全满足德国的需要,几乎不用在英法控制的国际市场采购。而德国易货提供的采购物资中没有一件是工业生产设备,短视的光头委员长明显没有大胡子总书记看得长远,以剿共为名购买的全是武器装备和装具弹药。

  在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强烈建议下1936年签订中德工业合作计划,这个计划由孔祥熙、朱家骅领衔的中国政府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的合步楼公司即‘工业品贸易公司’共同负责。准备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以抗衡日本,长期目标则是建设一个工业中心以供长期的工业发展。

  计划确定对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战略物资钨、锑等矿产全部实行国家统管,集中开采稀有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