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白总长走了
根据地对**主力采取守势,这对**来说无疑是安心整训的良机,g都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部队如此庞杂混乱不整顿怎么行,把那些空架子部队、没有战斗力的部队拆解补充其他部队很有必要。

  兵员装备可以集中使用,训练作战计划可以顺畅执行,没有保存实力推诿延误、没有临阵动摇擅自溃逃,这不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强军吗?”

  “委座,卑职对于整编一直是积极倡导的,我也认为整编有助于**战斗力的提升,然而卑职感到不妥的是把大批地方军番号裁撤会引起地方实力派的恐慌,造成军心动摇,毕竟**中的一半以上是地方部队,他们赶来抗战却被兼并岂不寒心。

  再者,大批缺乏训练心有怨气的新兵、残兵并入中央军部队里去不仅无助于部队实力的提升反而带来诸多隐患,技能不足、士气不高、战术不精会拖累主力部队战斗力下降。”

  “你怎么看?有什么办法化解不良影响?”这可说到点子上了,自己最担心的也在这里。

  纵然白崇禧是个相对正直的军人,不太参与党务派别之争,对地方势力操控军队也有意见,可何应钦不合时宜**裸的兼并杂牌的举动还是让地方实力派出身的他难以释怀。

  强敌当前不知精诚团结、立足现有条件加强备战训练,狠抓技能体能战术水平,却大范围地裁撤调整兵力部署,造成防线松动、军心慌慌、战力下降,真不知是何居心!

  战事刚有转机就张狂到要兼并杂牌了,可见其眼界之短浅、心胸之狭窄、战略之低微,典型的眼高手低、贪得无厌。站在他大权独揽的立场上这样做无可厚非,可带来的恶劣影响、造成的后遗症绝不会小,好好地有利局面难保不被逆转,自己何苦为这样的人殚心竭虑。

  “卑职觉得**弊端自小站练兵时起就已埋下,军队始终为强权者掌握,服从于地方实力派。二三十年下来牵涉极广积重难返。然即便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终归是中国的军队。是**的一部分。是主动要求参加抗战的,不应因为派别、地域的不同而受到歧视。

  何总长是**的总参谋长,就应念及国内实际拿出真诚善待中央军之外的各军,给予同等的待遇以安其心,给予足额的军费装备以壮其体,派出官佐指导训练作战以振其力。如此下去,这些**部队就会建立起国家军队的概念,慢慢消除地方烙印。融入**整体当中。

  可卑职感觉总长像是中央军的总参谋长,眼里只有黄埔弟子、中央军,似乎其他各部都是乌合之众,一味拆解打压,壮大中央军系统,这样的做派缺乏宽广的胸怀表现的狭隘自私。

  试看抗战以来各军表现,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在淞沪表现尚可,此后乏善可陈,每每重要关头畏葸不前贻误战机,徐州如此、九江如此、洛阳、关中依然如故。哪里表现出高出各军一筹的勇气与实力?蒋鼎文、顾祝同、汤恩伯、李延年之流哪里有统兵之能、败敌之策?

  而总是在一线拼杀的都是武器低劣物资匮乏的川军、桂军、西北军、滇军、粤军等地方武装,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和战场支援。牺牲之大、损耗之巨令人扼腕,可到头来顽强作战的部队还要被取消番号拆散并入消极避战、表现平庸的中央军,何以让人信服?

  在这一点上总长真该向八路军学学,自身实力强大战力超群,可对于属下的**部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傅作义、朱绶光、续范亭、刘桂五、赵寿山、马元海、李家钰、施中诚、佟毅都是残破之师,不仅为其补足兵员装备、足额发放粮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