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127):旻晖
指令。

  三清大殿前是片广场,广场一侧立着一块十几丈高的巨石。这就是拄天顶,拄天顶前有一个钟亭。钟亭里面挂着大中小三口钟,每个钟敲击的声音不一样,单敲或者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各种不同的钟声,向灵山三峰传送着不同的指令。大钟一声,小钟连响,是有人不告而闯,需要封锁盘查。

  要说甘琳她们还真猜得不错,罗璧他们并没跑远,就在峭壁上的一个崖洞里。

  听到这熟悉的钟声,罗璧知道山上已经开始大搜查了。不用说,山上已经发现他把人救走了,还想亡羊补牢。然而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默默祈祷了。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原来那日在幕府山下,三台洞前,罗璧一见贵成他们,就做了最坏的打算。

  回灵山,王玉凤也许还有存活的希望,对他来说那绝对不归路。除了逃跑,根本没有别的希望。好在亡命已成习惯,脑子里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逃亡的念头。

  再说贵成有了这笔意外收获,再也不想在建康稽延。在他的眼里,俘获王罗两人的价值似乎还大于俘获芷子。甚至还有一个丫鬟没有找到,他也没放在心上。

  贵成不比贵立,很少下山出差,不仅江湖经验不足,而且心情也很浮躁。一有俘获,便觉得大事告成,急于回山邀功。另外在他的印象里,还当人家罗璧只是十数年前那个未出道的小师弟,故而不可能对他有太多的jing惕。

  本来贵立可以提醒一下,但他却始终不发一言。自从芷子告诉他贵定一案的真相后,心性早有变化。虽说还不敢百分百置信,然而一见面难免一番纠结。

  前番贵立出声示jing,罗璧早就明白。现在一看贵立只是敷衍,全由贵成做主,能不暗自高兴?他知道,只要贵立不很上心,自己逃跑的机会就会很大。

  一开始罗璧就装出一副伤重不堪的样子,似乎没人搀扶,自己都不能起立。其实云心的疗伤本事不错,再加上一副简单的背夹,罗璧活动已经没有问题。只要不是打斗,就有机会。最可喜的是船到燕子矶,贵立和贵祯就告辞下船了。

  原来他们各有坐骑,再说使命在身,目的地也是不同。罗璧尽管无从知晓他们究竟负有何种使命,但也能猜出几分——那两位是赶着去平江与萧综汇合。

  贵成则带着余下的同门直接回灵山,因为押着人犯,所以贵成干脆也就一船到底,不走旱路,以免再费周折。罗璧一听,更是满心喜欢。在灵山的悬崖峭壁下盘桓了那么些年,别的没长进,一个水性,一个攀爬,自不待说了。

  罗璧计算着行程,决定在最后一夜逃跑。出胥口横穿小半个震泽,对面就是灵山镇。这点行程,大概需要一天一夜。不管贵成怎么安排,罗璧总有一个黑夜可资利用。而他选择在最后时刻逃跑,也正是为了麻痹贵成他们。

  船行七八天,谁都老老实实,眼看灵山在即,谁都会松一口气。那日船到溪口,已是天黑。过了溪口,灵山已经遥遥在望。贵成问老大,假如连夜行驶,什么时候能到灵山?老大说天明之前可到,贵成便不让在溪口抛锚歇夜。

  子夜时分,在皎洁的月色下,灵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