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011):赵瑜
��?”赵路忽然有点害怕了,急忙退到狗堆之中,骈指直指:“你你不是人……”

  “阿弥陀佛……”

  “赵路,放肆!”赵瑜恼了,他早已觉得这个和尚不俗,再说刚才吟哦的那段诗赋直入自己的脾胃,要真不是人,那必定位列仙班,只可惜子不语怪力乱神。“还请大师见谅,童子幼小,不明事理,得罪之处还请多包涵……”

  “阿弥陀佛,公子言重了。贫僧不过也是觅些童趣,聊以开怀而已。”

  “多谢大师宏量,敢问大师如何称呼?”

  “阿弥陀佛,莫非大师不算称呼?”

  “嘿嘿,告罪……”没想到对方机锋如此,赵瑜只好笑了:“敢问大师从哪儿来?”

  “阿弥陀佛,还请公子莫怪贫僧打偈,实在情非得已,只能说从该来的地方来……”

  “大师不必介怀,既然如此说了,那么大师也要去该去的地方喽?”

  “那倒不是,今晚准备就在山下听松小筑再叨扰一晚……”

  赵路一听,又忍不住了:“原来正是你?!”

  原来赵瑜每日清早都要散步,赵路自然跟着,散步的地域,也总在后山宗祠里。

  赵氏宗祠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整个后山的南面,而两侧的西面和东面虽然没有开建,却也早已种满了松柏,松柏之间还是罗汉竹之类的灌丛,等于形成了两面绿色藩篱,一般人根本甭想踏足。这也就是适才大和尚从八茅峰来,上了这第九座峰——赵氏后山,要想下山,要么原路退回,要么就从赵氏宗祠之内借道。只是未经主人允许,擅闯宗祠,被人打死官府也不管。

  赵氏宗祠一开始并没有占了整个后山,起初只是山脚一片墓地,自那个刘宋的开国功臣讨封起,占了十来亩坡地,后来风水先生勘定这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处,恰是那位高祖功成名就之时,于是大兴土木,整个龙山梢都被圈占。

  鼎盛时期,真是所谓一塔二幢三占木,四桥五园六座亭,七楼八阁九龙头,十只名泉二十池,胜景小品不胜枚举,前头还建了十数个大院并排的整片别业。

  只可惜现在的别业,除了赵无求一户,全都改姓,至于宗祠里面的这些遗迹都在,只是不少失于检修,大多凋敝不堪,赵无求也只能略加维持而已。

  地界仍在,规模仍在,现在除了摆放祖宗神龛的宗祠正堂,就剩依山而建的四个偏院还像回事。听松,扶竹,品兰,锄菊,都称小筑。其中扶竹是乡学所在,勉强维持。品兰里有抚琴听曲的戏台,现在已经坍塌,但是房子还能勉强住人,时常用来留宿远道而来参加祭祀的族亲。锄菊原是花房苗圃,此时杂草稗子与奇花异卉共生,遮天蔽地,都已经快走不进去人了。

  听松小筑,原来还曾办有文社,当今天子创业之前,也是一个少年天才,曾来此处以文会友。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曾经筑巢引凤的曾祖已被引来之凤斩于阵前。只怕早已忘了此地,赵家倒是经常打扫,还冀别人偶然怀旧。

  原来赵瑜就想借这听松小筑读书,喜欢它的幽静雅寂,只是老爹赵无求不准,说是年久失修,早已跟荒山野地分别不大。再说时有传言,影射赵氏祖先大多结局不好,怨怼颇多,故而阴气太旺,不论白天晚上,常有怪异发生,所以家馆先生也不敢住在扶竹院里,宁可每日早出晚归,车马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