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带着俘虏养鸡去!
br />
  他的诗友们得知他要来武陵郡桃源县,还羡慕他有靖节先生(陶渊明)之风呢!殊不知此桃源非彼桃源,这里实实在在是一处连酒楼都没有的蛮荒之地啊!

  尤其是,当崔永源看到随行的士兵们从后面跟着的大车里将一筐筐的小鸡仔搬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尼玛这是要让本公子来养鸡吗?说好的十里桃花呢?(花儿早落了~明年请早)说好的茂林修竹呢?(全被砍了盖房子去啦~)

  谁也别拦我,让我先吃根辣条冷静一下……

  相比痛不欲生的小崔营长,随行来的俘虏们可是高兴坏了!

  因为,像罗裕祥兄弟俩这样迫切希望加入义军的,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是的!出发当日,崔将军就当着全军的面,正式宣布赦免令,并言明:此次前往武陵郡开荒的士兵,全部纳入预备役编制,享受普通士兵同等待遇。同时,如果有士兵与当地居民通婚者,其家属可优先参与崔氏各大作坊雇工,子女可入官学。

  对于绝大多数泥腿子出身的俘虏兵来说,单单这最后一条,别说只是让他们开荒种地了,就算是立刻上前线打仗,他们也死而无憾了。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吃军粮”多属无奈,他们更愿意像个真正的农民一般,靠着自己的双手去挣取养活家人的粮食和银钱,哪怕不多,也总比战死沙场、天人永隔要好得多。

  如梦给崔二的计划书,与其说是借助这些俘虏兵的力量去快速开发武陵,还不如说是给了这些俘虏们一个重生的机会。

  摆脱俘虏兵的身份,他们就是自由的。

  而纳入预备役编制,则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超出普通人的福利,甚至惠及家人子孙!

  有了这道赦免令,武陵的开荒工作简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一日千里!

  冬至前,所有新建营房全部完工,新兵们住进了三层高的吊脚楼,和长沙郡不同的是,这批营房的底层不再是架空层,而是特别开辟出来设计成了综合活动室。

  如梦的想法是,这些从俘虏转化而来的士兵们,大多对清河义军的方针政策还不了解,可以先集中组织在活动室学习学习,等到政治素质过关后,这些活动室还可以拿来做小手工作坊,一些有特长的士兵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从各工坊领取一些计件手工活来做,一方面算是学了们手艺,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也可以让这些士兵们多一项收入来源,可谓三全其美。

  ps:啦啦啦啦~~放假啦!作者君又能宅家里愉快地码字啦!收藏、推荐统统涨起来!!!(我已经不再期望有人给打赏了~貌似这几天大伙儿都一窝蜂跑去股市晃荡了……只能在这里祝福大家涨涨涨,有钱了才能给作者君打赏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