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两湖三郡大丰收
��东阳,就带着当初跟着他的一群少年,在这里开垦了十几亩荒地,他想得很清楚,这些少年们早晚有一天会长大,也会面临娶妻生子,他们已经没有了爹娘亲人,唯一能替他们打算的,只有他们自己。
左东阳在和小伙伴们商量后决定,今后每年他们都要坚持每人至少开垦一亩荒地,均分到各人名下,在成年前一起耕种,所有收获也平分下去,留着以后各人成家所用。
今年,他们11人共开垦了12亩多地,多余的一亩地,是左东阳为自己的妹妹开垦的。他要从现在开始给妹妹积攒嫁妆。
因为在小陈神医药庐里务工,他们得以知道更多致富的消息。就譬如这些开垦出来的荒地,左东阳就找了药庐的管家,请他帮忙从军营里领了许多的甘蔗和辣椒苗来种植。因为从看门的小厮那里得知,这两种作物都是今年崔府内坊重点收购的作物,价格也比其他作物高些。
因为甘蔗还要再生长一段时间,辣椒红的也不多,他们的荒地里,如今需要采收的,主要是种在甘蔗地空隙里的夏土豆、黄豆,以及在边角荒地里种的一些大蒜。
即便如此,对于这些少年们来说,也是要拼尽全力的。
因此,今天左东阳特意和小陈神医汇报了,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要请假忙夏收。
陈文渊痛快地答应了。
夏收开始后,如梦跟着崔二,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都瘦了,陈文渊心疼得不行,正准备关了医馆给如梦好好做几天药膳呢,左右药庐也无事,不如就给这些少年们放了农忙假。
换上管家特意为他们找出来的崔府小厮们不要的旧衣服,左东阳带着一帮少年们下地了。负责给他们做饭的,是左欣和另外两个女孩子。
今天的阳光正好,左东阳和几个力气大的少年先将地面上枯败的土豆秧拔掉,扔在一边。这时候,一些土豆也会被连根拔起,旁边守着的几个小少年就连忙拎着竹篮子跑过去,将带出来的几个土豆摘下来放到篮子里。
因为人少力气小,左东阳并不打算一次就收完,而是拔掉多少收多少。拔完两垅的土豆秧后,左东阳示意大家休息一下。稍微喝了点水,吃了两口杂粮饼,继续扛着锄头开始在前面挖土豆,几个小少年跟在后面,将挖出来的土豆捡拾到篮子里,小篮子装满了,就两人一起抬着倒到地头里,等着晚上下工了,左大哥去村里借个牛车拉回去。
忙到日落西山,左东阳直起腰,手里杵着锄头,看着地头上堆成小山的土豆,开心地笑了。
这些土豆收回去后,将大概数量报到崔府临时设置的收购处,然后就等着收购处的人来收购就行了。
左东阳大概估计了一下,12亩地的土豆,最少能收两万多斤的新鲜土豆,按照每斤收购价5文钱计算,最少也可以卖到120两。这样一来,每人都可以分到10两银子。
至于田间地头种的黄豆,左东阳一斤也不准备卖出去。实在是去年他们四处流浪,身体损伤太大了。听小厮们说崔府里的贵人们都是每天喝豆浆养身的,他别的给不起,每日早起给大伙儿磨一锅豆浆喝的力气还是有的。
这边,几个半大孩子每日起早贪黑收土豆。那边,几千亩集体地上,新兵预备役的官兵们正在抢收冬小麦和油菜。为了保证收粮队伍的效率,崔二和表哥王安义一商量,临时抽调了衡阳技术学校的数百名学员,和军属们一起,在三郡的集体地里负责后勤
左东阳在和小伙伴们商量后决定,今后每年他们都要坚持每人至少开垦一亩荒地,均分到各人名下,在成年前一起耕种,所有收获也平分下去,留着以后各人成家所用。
今年,他们11人共开垦了12亩多地,多余的一亩地,是左东阳为自己的妹妹开垦的。他要从现在开始给妹妹积攒嫁妆。
因为在小陈神医药庐里务工,他们得以知道更多致富的消息。就譬如这些开垦出来的荒地,左东阳就找了药庐的管家,请他帮忙从军营里领了许多的甘蔗和辣椒苗来种植。因为从看门的小厮那里得知,这两种作物都是今年崔府内坊重点收购的作物,价格也比其他作物高些。
因为甘蔗还要再生长一段时间,辣椒红的也不多,他们的荒地里,如今需要采收的,主要是种在甘蔗地空隙里的夏土豆、黄豆,以及在边角荒地里种的一些大蒜。
即便如此,对于这些少年们来说,也是要拼尽全力的。
因此,今天左东阳特意和小陈神医汇报了,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要请假忙夏收。
陈文渊痛快地答应了。
夏收开始后,如梦跟着崔二,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都瘦了,陈文渊心疼得不行,正准备关了医馆给如梦好好做几天药膳呢,左右药庐也无事,不如就给这些少年们放了农忙假。
换上管家特意为他们找出来的崔府小厮们不要的旧衣服,左东阳带着一帮少年们下地了。负责给他们做饭的,是左欣和另外两个女孩子。
今天的阳光正好,左东阳和几个力气大的少年先将地面上枯败的土豆秧拔掉,扔在一边。这时候,一些土豆也会被连根拔起,旁边守着的几个小少年就连忙拎着竹篮子跑过去,将带出来的几个土豆摘下来放到篮子里。
因为人少力气小,左东阳并不打算一次就收完,而是拔掉多少收多少。拔完两垅的土豆秧后,左东阳示意大家休息一下。稍微喝了点水,吃了两口杂粮饼,继续扛着锄头开始在前面挖土豆,几个小少年跟在后面,将挖出来的土豆捡拾到篮子里,小篮子装满了,就两人一起抬着倒到地头里,等着晚上下工了,左大哥去村里借个牛车拉回去。
忙到日落西山,左东阳直起腰,手里杵着锄头,看着地头上堆成小山的土豆,开心地笑了。
这些土豆收回去后,将大概数量报到崔府临时设置的收购处,然后就等着收购处的人来收购就行了。
左东阳大概估计了一下,12亩地的土豆,最少能收两万多斤的新鲜土豆,按照每斤收购价5文钱计算,最少也可以卖到120两。这样一来,每人都可以分到10两银子。
至于田间地头种的黄豆,左东阳一斤也不准备卖出去。实在是去年他们四处流浪,身体损伤太大了。听小厮们说崔府里的贵人们都是每天喝豆浆养身的,他别的给不起,每日早起给大伙儿磨一锅豆浆喝的力气还是有的。
这边,几个半大孩子每日起早贪黑收土豆。那边,几千亩集体地上,新兵预备役的官兵们正在抢收冬小麦和油菜。为了保证收粮队伍的效率,崔二和表哥王安义一商量,临时抽调了衡阳技术学校的数百名学员,和军属们一起,在三郡的集体地里负责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