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军粮改革进行时
在是行军必备干粮。

  考虑到大米这种食物毕竟在大晋还属于贵族食品,一般士兵吃不起。做好了也只能算做军官“特供食品”。

  如梦又想到了炒面。

  拜吃货如梦所赐,两年前崔二就在一胡商手中无意中买下了玉米种子。一开始,不过是想着给妹妹添一份零食,没想到这玩意儿意外地适应土地,不拘哪里,只要一点点水分,就可以收获许多,如今,都城崔家在外面的庄子都种了有许多,崔王氏嫁妆里的酒楼更是因有玉米这一新鲜吃食,在都城风靡一时。

  甚至于,在造反大计启动之前,理财观念一流的崔王氏,已经开始命匠人尝试用玉米做主食、酿酒了。

  得知自家老公要与前姐夫竞争“皇帝”这一职业后,投资眼光超前的崔王氏第一时间将自己名下的田庄全部改种了玉米,着实省下了一大笔购置军粮的钱。

  崔胤对自家娘子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作为婚前培训(大雾),崔王氏自然将这些生财之道如数教给了自家女儿。

  她万万没想到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居然在赚钱之道上比自己还凶残!

  人家年仅9岁,就已经琢磨出了原材料深加工的道理来。

  这让买卖军粮二道贩子们情何以堪?!

  此刻,被二道贩子们画圈圈诅咒的如梦浑然不觉,正指挥阿秋和厨房的众仆妇,在大铁锅里炒玉米面。

  照样是一只无油无水干净的大铁锅,在火上烧至微热,倒入玉米面,小火慢炒,呈浅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要想好吃点,还可以加点盐,或者加入炒熟的芝麻、花生碎、核桃仁等。(当然了,作为军粮,成本必须控制,加点盐就不错了。)

  这东西更是方便,急行军的时候可以干吃,休息的时候加点开水冲泡也挺香的,还能熬成糊糊,给伤兵吃也方便得很。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军粮供应量,如梦已经向自己老娘建议:崔氏、王氏、卢氏、陈氏等亲朋名下的田庄全部种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作为大天朝的标准吃货,她完全有办法将这些粗粮转化为便携美味的军粮啊!

  想起要做杂粮煎饼和发面大饼,如梦又命人去小厨房后面的仓库取来面粉、高粱面粉、玉米粉、地瓜粉等各种杂粮。

  想到自己从穿越到现在都没有吃到正宗的山东杂粮煎饼,如梦恨恨地表示:这次一定要吃个够!

  前世的如梦虽然是在南方长大的,但大学四年都在山东上学,对于齐鲁大地的各种美食简直是爱不释手,尤其是正宗的山东杂粮煎饼,简直是百吃不厌。她到现在还记得大学后门那个煎饼摊子,每天早上晨读后跑到后门,花3.5元买一个大煎饼,放鸡蛋、肉松、咸菜、葱花、蔬菜、脆饼,再刷上一层甜面酱,一口咬下去,简直是又香又脆,再配一口浓浓的豆浆,顿时整个人都圆满了。

  如梦正在yy中,突然一阵不太和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甚么味道这么香?”如梦正指挥着阿秋往铁板上的煎饼磕鸡蛋,刚撒上葱花,老吃货公孙晋就跑了进来,后面还缀着两个尾巴:崔二和霍冬青。

  “果然!我就说是妹妹在做新鲜吃食吧?”崔二异常得意地笑道。小尾巴霍冬青在旁边抿着嘴笑,一双湛蓝色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