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的四王八公、交好的武将人家的人脉也不能断,贾家次子、次孙等便继续娶武将人家和世交家的女儿。

  贾家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贾代善让长子贾赦娶了书香人家出身的张氏,次子贾政娶了同样出身四大家族的王氏,如此文武皆交好。

  今见贾敏嫁入皇家不成,许与林海,贾代善却也不觉失望。正因林家祖上四代列侯,林海侯爷之子,又从科举出身,书香之族,家世清贵,倒合了贾代善联姻文臣的心思。贾代善更想着林海既是才貌仙郎,两家又门第根基相当,更得太后赐婚,女儿嫁入林家必定舒心。

  因着这些想法,贾代善倒劝起史氏来。史氏却是心有不甘,问道:“那林海说是今科状元,却不知是何来历,出自何族?太后怎就说他配得上我儿呢?”

  贾代善道:“你身在内宅,这林家又一直居于姑苏,你不清楚林家也是有的,我却是知道些。林家祖上封靖安侯,袭了四代侯爵,也是百年的世家,当年林海之父更是颇得当今看重。到了林海这是第五代,虽没了爵位,却是科举出身。林海此人我见过,人品才学,举止相貌都是好的,当今也表现得很喜欢,想必前途远大。林家人口简单,林海是独子,父亲早逝,就一个守节的母亲还在。听说这林海也无嫡亲叔伯,只有几门堂族。”

  听了贾代善的话,史氏心里虽还觉得可惜了女儿的才貌,却也渐平静了下来。她开始细想林家这门亲事的好坏,思索着道:“如此说来,林家子嗣却单薄了些。这倒有好有坏,好的敏儿嫁过去不必担心妯娌兄弟们争财抢权,整个林家百年家底将来都是他们夫妻的。也没有亲戚族人烦心,除林海之母外敏儿便是林家说了算的当家太太。坏的也是林家支庶不盛,宗族之力不够,就算他们家底蕴深,人脉多,可总也不如自家族人得力吧。”史氏略一停顿,又有些担心着道:“还有一点,我最是担心的。那林家既然子嗣单薄,必定看重香火,偏咱们敏儿又生来体弱,若是......”

  听闻史氏最后之言,贾代善想着也有些担心了,便对史氏道:“如今敏儿的亲事已定,其他的事你就都先放下,先正经请个太医好好调养敏儿的身体,再者就是敏儿的嫁妆,也该打点出来了。你看着什么时候与林家太太见个面,该商量着办的就办起来。”

  史氏听着贾代善的句句交代,皆是疼爱女儿之心,心里欢喜,笑道:“这些哪儿还用老爷来交代我,我难道想不到?说到嫁妆,咱们这样的人家,姑娘们的嫁妆都是从小就攒的。敏儿是我唯一的女儿,我断不能委屈了她的。”

  ------

  且说另一边的林家,懿旨传到之前。

  林如海刚一进院门便见母亲和吴嬷嬷坐在廊下纳凉说话,不知说着了什么,两人竟都是一脸唏嘘的样子。

  林如海上前笑道:“母亲这是怎么了?一脸感慨样儿。”

  林苏氏见是林如海来了,便向吴嬷嬷使了个眼色,道:“你来了,今儿下衙倒早,快坐。琼雨,把冰镇的酸梅汤给少爷端来,去去暑气。”“是啊,今儿翰林院的事不多,掌院学士让我们可以早些回。”

  吴嬷嬷接过琼雨手中的酸梅汤递与林如海,道:“其实刚才是我与太太说了前些日子听说的一件稀奇事,才引得太太叹息的。”

  听吴嬷嬷这么一说,林如海倒是来了兴趣,问道:“什么稀奇事儿?倒说与我听听。”

  吴嬷嬷笑道:“这是从常在咱们家后街卖菜的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