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必有缘故
�国家的统治阶级,帝位维护政权的左膀右臂,这在宋达到了一个高潮。

  若孔子成为神,衍圣公俨然就是其在人间的代表,在儒者的心目中还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宋失去中原近二百年,南北对峙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民族撕裂。而赵昺重新敕封衍圣公,加封孔圣则可借其收拾人心,弥补南北之间的裂痕。

  毕竟文化的传承向来是增加民族认同感和加强团结的良药,这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却始终能保持自己独特文化的原因。而当前赵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民族团结,消除南北两百年间分裂局面造成的隔阂,使国家真正走向统一……

  “大成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陆秀夫听罢皇帝建议的加封谥号后,点点头道,“而大成亦本是秦乐之用语,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而毕,称为大成。孔圣开创儒家学说,集前代先贤的主张和学说,而又自成体系,可谓大成!”

  “陆相以为可用?”赵昺就是个盗取前世文化大成的窃贼,也不知用此谥号是否恰当,见其叨叨咕咕的低语,有些忐忑地问道。

  “臣以为甚好,可用!”陆秀夫颔首肃然道。

  “朕以为重封衍圣公和加封孔圣乃是儒家大事,要慎重不可仓促。可将你我今日之议与邓相和江相议后拟定公文告知临安,请文相召集江南名士大儒详议后,拿出一个章程,待朕与众卿审议后再颁布敕令。并拨款修缮孔府,送南宗北返曲阜,择黄道吉日大祀孔圣,通告天下!”见其并不反对,赵昺言道。

  “臣遵谕,此事传播天下,必会让朝野共感圣德,成为儒林之盛事,南北百姓归心!”说起来此事也是陆秀夫等人的一块心病,毕竟延续千年的衍圣公断嗣实在是儒家的屈辱,今天皇帝终于吐口重立衍圣公,加封孔圣,让他也颇为激动,深施一礼道。

  “本朝自开国,太祖便定下‘以儒为本,以士治国’之祖宗之法,朕怎能违背。今日之事,不过是遵从祖宗之意,万民所向,顺天而为而已!”赵昺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却担心遭雷劈,赶紧谦逊地道。

  “陛下勿要自谦,此实是彪炳史册之举,必能流芳百世!”陆秀夫却不想放过其,再度赞扬道。

  “朕愧不敢当,只求能让百姓得圣贤教化,明事理晓善恶便知足了!”赵昺连连摆手推辞,可看其还想再言,暗道他真是想要自己遭雷劈,赶紧转换话题又道,“蒙元使臣还未回还,看样子是要顽抗到底了!”

  “陛下勿急,还有一日期限才至,这等大事情也非三两句就能够定下的!”不知不觉间两人谈话间天色已经黑下来,内侍们已经在苑中点起灯火,灯光在湖水的反射下显得异常璀璨,如漫天星斗坠入湖中,陆秀夫抬头看看大都方向言道。

  “以朕看还是要立足于战,蒙元虽已经山穷水尽,可既迟迟不肯献城,又不及时回应,想必是要与我朝一战。”赵昺歇处,可望见大都城头灯火通明,与往日无异,叹声道。

  “陛下宅心仁厚,不忍战后殃及城中百姓,然敌酋仍不明悟,我朝又何惧一战!”陆秀夫颇为豪气地道。想想当年大宋屈膝求存仍不可得,终被灭国,而自己也是忍辱负重多年辅佐两位小皇帝,现在终于兵威敌城下,也终能扬眉吐气,内心也盼着与之一战将其灭国。

  “而今各处皆已布置齐备吗?”赵昺即使身在前线,也无法事无巨细皆要一一过问,更多的事情要依靠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