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
杜挽书看他不像生气,就跟着说:“娘,清哥都看了一上午书了,现在歇歇正好陪您说说话儿嘛!”
江母乐的不行,“哎哎,你们两口子相互护着呢,我还敢说啥,我可不当这个坏人。”
“娘~”杜挽书听出来江母打趣的意味脸有点烧,赶忙转移话题,“娘,安安现在也太沉了,他才五个月,我觉得比人家八个月的都沉,而且咋不长头发呢?”
是的,安安现在还是个小秃瓢,别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头发,偏偏安安没有,脑瓜顶上一根毛都没有,活脱脱的一个小和尚,杜挽书还挺担心的,看了两次大夫都说孩子太小看不出啥来。
江母看安安能吃能睡的,觉得问题不大,孩子还这么小呢,以后就好了。“没事,再等等,安安大一点了再看看大夫。现在能吃能睡的,醒着的时候也挺精神的,应该没啥事。不用担心。”
江清石在一边听着两人说话,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时间就过得快了,没一小会儿张木头就来叫他们吃午饭。
******
兴隆村的年过的热闹,正月下旬家家户户都闲了,一切繁忙都止于元月十五,闲下来的村民们无论老少,传闲话唠嗑成了最大的消遣。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有寿家再次出了风头,他家要搬到镇上去住啦!
村里一片惊诧,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嫉妒羡慕的,如果搬走的是江清石家,大家都不会觉得惊讶,谁都知道要不是江杜氏还活着,孝顺的江有财早就举家搬走了。
但是偏偏是好吃懒做又长舌头的江有寿家,不少人家都骂骂咧咧的,说江有寿一家子都是不要脸的,因为搬到镇上的钱是窑姐柳氏出的。其实江春花也骗着江杜氏出了二十两银子,但是这算什么,比起买宅子根本不算什么钱,再加上还要在镇上吃喝花用,二十两银子顶多能花上一年!
其实就这二十两江春花和江杜氏都不想出,要不是柳氏说了不出钱绝对不在房契上写江有寿的名字,他们去住柳氏可以不让住的话,她们婆媳俩绝对不会出一个子!
但不管怎么样,最终他们还是要搬到镇上去过好日子了,不用在这个小村里苦哈哈的了!江春花觉得自己走路都带风了,天天出门炫耀,到处跟人说他家要去镇上住啦,不在这破地方憋屈啦...不少人都反感的不行,有时候柳氏出门还会被村民的好心提醒,提醒江有寿一家子都是没良心的。
柳氏面上装可怜说是被逼的,不掏钱不行,否则就再卖她一次怎么怎么着的,自以为了解真相的村民都同情这个命苦的女人了。而自觉丢人的江家族长决定如果江有寿家搬走就不回来了不闹事不惹事也就罢了,一旦在危及到江家的名声,他一定会把江有寿逐出江家,从族谱上划掉!
江春花嘚嘚瑟瑟了好久,江有寿家终于在二月十六这个黄道吉日搬走了。虽然村民们还是愤愤不平的,但是马上要开始春耕,这件事也就没人说了。
且说江有寿一家搬到了镇上,却发现镇上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舒坦,甚至吃的用的还不如村里好,银子却不少花。柳氏在买宅子时花了一百两,积蓄全部花完了,江杜氏出的二十两据说是用于衙门打点用了。现在柳氏说她没钱,但宅子她出的大头她就得拿着房契,即使上面写的是江有寿。
拿着房契也卖不了房子,江有寿也就没跟她硬要,但家里的日子还得过下去啊,酒得喝肉得吃啊,江有寿就逼着江�
杜挽书看他不像生气,就跟着说:“娘,清哥都看了一上午书了,现在歇歇正好陪您说说话儿嘛!”
江母乐的不行,“哎哎,你们两口子相互护着呢,我还敢说啥,我可不当这个坏人。”
“娘~”杜挽书听出来江母打趣的意味脸有点烧,赶忙转移话题,“娘,安安现在也太沉了,他才五个月,我觉得比人家八个月的都沉,而且咋不长头发呢?”
是的,安安现在还是个小秃瓢,别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头发,偏偏安安没有,脑瓜顶上一根毛都没有,活脱脱的一个小和尚,杜挽书还挺担心的,看了两次大夫都说孩子太小看不出啥来。
江母看安安能吃能睡的,觉得问题不大,孩子还这么小呢,以后就好了。“没事,再等等,安安大一点了再看看大夫。现在能吃能睡的,醒着的时候也挺精神的,应该没啥事。不用担心。”
江清石在一边听着两人说话,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时间就过得快了,没一小会儿张木头就来叫他们吃午饭。
******
兴隆村的年过的热闹,正月下旬家家户户都闲了,一切繁忙都止于元月十五,闲下来的村民们无论老少,传闲话唠嗑成了最大的消遣。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有寿家再次出了风头,他家要搬到镇上去住啦!
村里一片惊诧,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嫉妒羡慕的,如果搬走的是江清石家,大家都不会觉得惊讶,谁都知道要不是江杜氏还活着,孝顺的江有财早就举家搬走了。
但是偏偏是好吃懒做又长舌头的江有寿家,不少人家都骂骂咧咧的,说江有寿一家子都是不要脸的,因为搬到镇上的钱是窑姐柳氏出的。其实江春花也骗着江杜氏出了二十两银子,但是这算什么,比起买宅子根本不算什么钱,再加上还要在镇上吃喝花用,二十两银子顶多能花上一年!
其实就这二十两江春花和江杜氏都不想出,要不是柳氏说了不出钱绝对不在房契上写江有寿的名字,他们去住柳氏可以不让住的话,她们婆媳俩绝对不会出一个子!
但不管怎么样,最终他们还是要搬到镇上去过好日子了,不用在这个小村里苦哈哈的了!江春花觉得自己走路都带风了,天天出门炫耀,到处跟人说他家要去镇上住啦,不在这破地方憋屈啦...不少人都反感的不行,有时候柳氏出门还会被村民的好心提醒,提醒江有寿一家子都是没良心的。
柳氏面上装可怜说是被逼的,不掏钱不行,否则就再卖她一次怎么怎么着的,自以为了解真相的村民都同情这个命苦的女人了。而自觉丢人的江家族长决定如果江有寿家搬走就不回来了不闹事不惹事也就罢了,一旦在危及到江家的名声,他一定会把江有寿逐出江家,从族谱上划掉!
江春花嘚嘚瑟瑟了好久,江有寿家终于在二月十六这个黄道吉日搬走了。虽然村民们还是愤愤不平的,但是马上要开始春耕,这件事也就没人说了。
且说江有寿一家搬到了镇上,却发现镇上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舒坦,甚至吃的用的还不如村里好,银子却不少花。柳氏在买宅子时花了一百两,积蓄全部花完了,江杜氏出的二十两据说是用于衙门打点用了。现在柳氏说她没钱,但宅子她出的大头她就得拿着房契,即使上面写的是江有寿。
拿着房契也卖不了房子,江有寿也就没跟她硬要,但家里的日子还得过下去啊,酒得喝肉得吃啊,江有寿就逼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