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
>
李恪没有想到李世民突然之间会跟自己问这个问题,尽一时不知道该怎说。但他反应奇快,思量一番便答道,“父皇,高丽自隋时便已经开始侵占了我华夏土地,到大唐立国至今,他们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大唐,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时刻窥视着大唐的万里河山,大唐绝不能容忍这样的附庸之国的存在。现在,大唐既然有能力平定高丽,夺取当年失去的土地,我们就不能将这个问题留给自己的子孙。”
李恪的话不是很慷慨激昂,但依旧让李世民很满意,他不断的频频点头。
“那你说,朕该怎么灭掉高丽呢?”李世民又问道。
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李恪,在李恪的心里,大唐现在还不是灭高丽的时候。因为,他的计划中,等到高丽因为鸦片而国内打乱的时候才是大唐出兵的最佳时机。所以,对于怎么样一战灭高丽,他还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可今天李世民开口询问自己,自己又不能信口开河的回答。
所以,李恪开始眉头紧皱,立即在头脑中思量当年李世民征讨高丽时遇到的问题,想给他点提醒,免得他犯错。
李世民见李恪苦苦思索也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的等待李恪。
半响,就见李恪回道,“父皇,首要便是粮草辎重,高丽复员辽阔,大唐北征高丽,想必高丽国内已经知晓,他们没有派出使者,可见已经做好了跟大唐一战的准备,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坚壁清野,全面死守,我军想要取胜,粮草必须要跟上,要在高丽国内就地取粮,这恐怕很难。”
“第二,就是不能分散兵力。父皇这是亲帅二十大军北征高丽,可高丽城池过多,想要攻下一座城池就派兵把守,这样不但会减少主力大军的人数,攻下的城池要防守,还会给高丽大军反攻的机会。”李恪继续说道。
“不守城池,那你的意思呢?”李世民反问道。
“歼敌为上,占城次之!”李恪一字一句的答道。
“杀俘?”李世民眼中射出一丝寒光。
“父皇,有的时候不能不这么做啊!”李恪看到李世民的冰冷目光,就知道他不赞成自己的建议,可他还是劝谏道。因为,他很清楚高丽人的丑陋面目,这是一支你打他他就投降,你放他他就继续打你的国家。他不希望李世民犯这样的错误,让自己的仁慈断送了大唐将士的性命。
“你继续说吧——”李世民冷冷的说道,显然不想听李恪的劝谏之词。
“第三,任城王叔久居长安,父皇可以带他在身边赞助军务!”李恪没有再提出什么建议,而是向李世民举荐了任城王李道宗。他认为李世民身边的武将有点过于单薄,历史有李绩和李道宗,可现在李绩守大门,李道宗又不在李世民这次征讨高丽的大将之中,李恪这才建议道。
“恩——你说完了吗?”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儿臣说完了!”李恪答道。
“那你就下去吧!朕让兵书给你调令,等朕离开长安,你就去西北吧!”李世民叹气道。
“诺”李恪躬身退出了两仪殿。
只是,在退出两仪殿的时候,他不清楚李世民那一声轻微的叹息究竟的为了什么。
李恪回到府中,傍晚时分,兵部的调令就下达。
�
李恪没有想到李世民突然之间会跟自己问这个问题,尽一时不知道该怎说。但他反应奇快,思量一番便答道,“父皇,高丽自隋时便已经开始侵占了我华夏土地,到大唐立国至今,他们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大唐,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时刻窥视着大唐的万里河山,大唐绝不能容忍这样的附庸之国的存在。现在,大唐既然有能力平定高丽,夺取当年失去的土地,我们就不能将这个问题留给自己的子孙。”
李恪的话不是很慷慨激昂,但依旧让李世民很满意,他不断的频频点头。
“那你说,朕该怎么灭掉高丽呢?”李世民又问道。
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李恪,在李恪的心里,大唐现在还不是灭高丽的时候。因为,他的计划中,等到高丽因为鸦片而国内打乱的时候才是大唐出兵的最佳时机。所以,对于怎么样一战灭高丽,他还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可今天李世民开口询问自己,自己又不能信口开河的回答。
所以,李恪开始眉头紧皱,立即在头脑中思量当年李世民征讨高丽时遇到的问题,想给他点提醒,免得他犯错。
李世民见李恪苦苦思索也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的等待李恪。
半响,就见李恪回道,“父皇,首要便是粮草辎重,高丽复员辽阔,大唐北征高丽,想必高丽国内已经知晓,他们没有派出使者,可见已经做好了跟大唐一战的准备,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坚壁清野,全面死守,我军想要取胜,粮草必须要跟上,要在高丽国内就地取粮,这恐怕很难。”
“第二,就是不能分散兵力。父皇这是亲帅二十大军北征高丽,可高丽城池过多,想要攻下一座城池就派兵把守,这样不但会减少主力大军的人数,攻下的城池要防守,还会给高丽大军反攻的机会。”李恪继续说道。
“不守城池,那你的意思呢?”李世民反问道。
“歼敌为上,占城次之!”李恪一字一句的答道。
“杀俘?”李世民眼中射出一丝寒光。
“父皇,有的时候不能不这么做啊!”李恪看到李世民的冰冷目光,就知道他不赞成自己的建议,可他还是劝谏道。因为,他很清楚高丽人的丑陋面目,这是一支你打他他就投降,你放他他就继续打你的国家。他不希望李世民犯这样的错误,让自己的仁慈断送了大唐将士的性命。
“你继续说吧——”李世民冷冷的说道,显然不想听李恪的劝谏之词。
“第三,任城王叔久居长安,父皇可以带他在身边赞助军务!”李恪没有再提出什么建议,而是向李世民举荐了任城王李道宗。他认为李世民身边的武将有点过于单薄,历史有李绩和李道宗,可现在李绩守大门,李道宗又不在李世民这次征讨高丽的大将之中,李恪这才建议道。
“恩——你说完了吗?”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儿臣说完了!”李恪答道。
“那你就下去吧!朕让兵书给你调令,等朕离开长安,你就去西北吧!”李世民叹气道。
“诺”李恪躬身退出了两仪殿。
只是,在退出两仪殿的时候,他不清楚李世民那一声轻微的叹息究竟的为了什么。
李恪回到府中,傍晚时分,兵部的调令就下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