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洗衣
��思了?我少你吃了还是少你穿了?还有脸说,我儿子就一个闺女,连个摔盆扶灵的人都没有赖谁?生个啥不好生个命凶的母老虎,你个不下蛋的鸡!滚回家里去!”
宋大嫂子慌忙抹了把脸,拉着冬宝就往家走,走的极快,冬宝只看到宋大嫂子破了脚趾的两只鞋在她眼前大踏步的往前走,含着极大的羞愤和悲痛,卑微的怕人看到一般。
等走到家门口,宋大嫂子才猛然想了起来,自己先前出来洗衣服,衣服还留在河边没拿回来,“冬宝,你先回去,我去洗完衣裳就回来。”
“又洗二婶的衣裳啊?”冬宝问道。
宋大嫂子点点头,转身就要走。
冬宝一把拉住了她,“娘……”喊第一声出来后,冬宝就觉得顺畅了许多,“你把衣裳拿回来就行,别给她洗了,她有手有脚,又有闺女,凭啥老欺负你让你给她洗衣裳?”
二婶的大闺女招娣,比她还大上两岁,农家十二岁的女孩,早就是一个劳力了,给自己母亲洗个衣裳根本不算什么。
“小声点。”宋大嫂子急忙说道,看了眼院子里并无动静,才叹了口气说道:“冬宝乖,别乱说话,你二婶……她不是怀毛毛了么,她要洗的衣裳也不多,娘也是顺便的事。”
怀毛毛是塔沟集的土话,意思是怀孕了,肚子里有宝宝了。
冬宝抿了抿唇,刚开春的天气,河里的水还是冰冷刺骨的,洗个衣裳手能冻掉一层皮,哪是什么顺便的事,她就没见过有比冬宝二婶更娇贵的农家媳妇,自己不动手,也舍不得亲闺女动手,可着劲的欺负大嫂子。
二婶生了大毛和二毛两个儿子,自认自己是老宋家头一号功臣,现如今又怀了第四个孩子,刚一怀上就什么活都不干了,连洗私密衣服的活都推给了宋大嫂子。黄氏眼里只有儿子和孙子,对于给她生了两个孙子,马上要生第三个孙子的二婶也高看一眼。
要是原样给她把衣裳拿回来,二婶就要闹,黄氏肯定不会不管,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她们。
“那你就把衣裳在河里涮一涮,捞上来就行了。”冬宝贴着宋大嫂子耳朵说道,“别可着劲给她洗,等她问起来,我有法子对付她,到时候奶也说不出个啥来。”
宋大嫂子鼻子一酸,忍了许久才忍下了要掉出来的眼泪,闺女进了一回城,就长大了,知道心疼娘了,不再是之前那个憨憨傻傻的闺女了。
“好,娘知道,娘又不傻。”宋大嫂子笑道,“你先进屋歇着吧,要是困了就睡一会。”
“哎,好。”冬宝说道,目送宋大嫂子瘦弱的背影逐渐远去了。
宋家的院子不小,有朝南的正屋四间,中间一间是堂屋,最西边的小屋子是放粮食的,旁边的房间是冬宝三叔的屋子,最东边的屋子是冬宝爷爷奶奶的房间。
挨着正屋的西厢房有两间,是冬宝二叔一家的屋子,东边挨着灶房的一间屋子,则是冬宝一家住的房间。冬天的时候灶房烧火,柴禾潮湿难烧,暖气没觉得有多少,烟气倒是熏人熏的够呛,夏天的时候又热气腾腾热的厉害,是宋家最差劲的屋子。
冬宝记忆里,她小时候是和二叔一家各住了一间西厢房的,后来二叔家又添了两个儿子,二叔嚷嚷着住不下,又没钱起新房子,冬宝一家便搬到了灶房旁边的土坯屋子里,一住就住到了现在。
宋大嫂子慌忙抹了把脸,拉着冬宝就往家走,走的极快,冬宝只看到宋大嫂子破了脚趾的两只鞋在她眼前大踏步的往前走,含着极大的羞愤和悲痛,卑微的怕人看到一般。
等走到家门口,宋大嫂子才猛然想了起来,自己先前出来洗衣服,衣服还留在河边没拿回来,“冬宝,你先回去,我去洗完衣裳就回来。”
“又洗二婶的衣裳啊?”冬宝问道。
宋大嫂子点点头,转身就要走。
冬宝一把拉住了她,“娘……”喊第一声出来后,冬宝就觉得顺畅了许多,“你把衣裳拿回来就行,别给她洗了,她有手有脚,又有闺女,凭啥老欺负你让你给她洗衣裳?”
二婶的大闺女招娣,比她还大上两岁,农家十二岁的女孩,早就是一个劳力了,给自己母亲洗个衣裳根本不算什么。
“小声点。”宋大嫂子急忙说道,看了眼院子里并无动静,才叹了口气说道:“冬宝乖,别乱说话,你二婶……她不是怀毛毛了么,她要洗的衣裳也不多,娘也是顺便的事。”
怀毛毛是塔沟集的土话,意思是怀孕了,肚子里有宝宝了。
冬宝抿了抿唇,刚开春的天气,河里的水还是冰冷刺骨的,洗个衣裳手能冻掉一层皮,哪是什么顺便的事,她就没见过有比冬宝二婶更娇贵的农家媳妇,自己不动手,也舍不得亲闺女动手,可着劲的欺负大嫂子。
二婶生了大毛和二毛两个儿子,自认自己是老宋家头一号功臣,现如今又怀了第四个孩子,刚一怀上就什么活都不干了,连洗私密衣服的活都推给了宋大嫂子。黄氏眼里只有儿子和孙子,对于给她生了两个孙子,马上要生第三个孙子的二婶也高看一眼。
要是原样给她把衣裳拿回来,二婶就要闹,黄氏肯定不会不管,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她们。
“那你就把衣裳在河里涮一涮,捞上来就行了。”冬宝贴着宋大嫂子耳朵说道,“别可着劲给她洗,等她问起来,我有法子对付她,到时候奶也说不出个啥来。”
宋大嫂子鼻子一酸,忍了许久才忍下了要掉出来的眼泪,闺女进了一回城,就长大了,知道心疼娘了,不再是之前那个憨憨傻傻的闺女了。
“好,娘知道,娘又不傻。”宋大嫂子笑道,“你先进屋歇着吧,要是困了就睡一会。”
“哎,好。”冬宝说道,目送宋大嫂子瘦弱的背影逐渐远去了。
宋家的院子不小,有朝南的正屋四间,中间一间是堂屋,最西边的小屋子是放粮食的,旁边的房间是冬宝三叔的屋子,最东边的屋子是冬宝爷爷奶奶的房间。
挨着正屋的西厢房有两间,是冬宝二叔一家的屋子,东边挨着灶房的一间屋子,则是冬宝一家住的房间。冬天的时候灶房烧火,柴禾潮湿难烧,暖气没觉得有多少,烟气倒是熏人熏的够呛,夏天的时候又热气腾腾热的厉害,是宋家最差劲的屋子。
冬宝记忆里,她小时候是和二叔一家各住了一间西厢房的,后来二叔家又添了两个儿子,二叔嚷嚷着住不下,又没钱起新房子,冬宝一家便搬到了灶房旁边的土坯屋子里,一住就住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