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文王府里的旧人也就算是到齐了,只是祝照还记得桃芝和淑好,古谦说文王死后,小皇帝并未为难文王府,也没让人去抄家,那些文王府里伺候的下人们,都领了月钱遣散了。
桃芝和淑好是卖身入文王府的,故而拿的银钱也不少,两个女子都是适婚年龄,如今也自带嫁妆,估计能找个好人家嫁了。
古谦即便吃饭,也没忘了要给祝照交代事宜,他方才回来的时候听说明云见有意将云家的生意账本渐渐过到祝照的手里,古谦见过祝照管理文王府的账目,虽说那些都是明面上的假账,但祝照从未出错,且井井有条,古谦也想落得轻松。
祝照见他拿出随身带着的几样账本,无奈道:“古伯还是先吃饭吧,这也就是我与王……我与夫君随口说说的,账目暂且还是放在古伯那里比较放心。”
古谦听了祝照这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的口,侧过脸低声笑了笑,他虽没笑出声,但是祝照瞧见他胡子动了,便知道这称呼有多别扭。
‘当家的’都是下人喊的,‘老爷’又将明云见叫老了,他本就比祝照年长十岁,祝照怕自己这般开口,明云见心里不舒服,故而人前人后,她现在都喊夫君。
见古谦笑,祝照脸上微红,古谦动了筷子,又想起了一件事儿,轻啊一声开口,面色略微沉重道:“在离开京都的时候,奴才碰见了徐家人。”
祝照听古谦提起徐家,不禁一怔。
她的确有些日子不曾听到过徐家的消息了,上一回与徐家人接触,还是徐环莹骗她出府的时候。
古谦道:“奴才也只是远远瞧见了,徐家如今就剩下三口人,徐家大小姐自从引夫人离开京都后,就再没回去过。徐家人在京都内外找了许多日都没找到,恐怕她是死在嵘亲王谋反之时了,尸身也与其他人扎堆,故而难以寻到。”
祝照没去关注过徐家,自然不知道徐环莹那日把她骗到明阐跟前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当夜嵘亲王就谋反,明阐又是将她当做棋子,恐怕结果不会好。如今想来,最坏就如古谦所说,尸首无处安放,与其他人一同扔在了战争后的乱葬岗里。
“徐冬辞去了官职,徐夫人拖着个病累的身子,徐二夫人不见踪影,奴才也没刻意打听,但她原就身怀六甲,若非身死,怕是不能被徐家丢下。至于徐家公子……”古谦顿了顿,道:“徐家公子断了一臂,日后行事多少受些阻碍,但好在人还活着,奴才于路口与他们分开,瞧着他们应当是回琅西老家了。”
对于徐二夫人的结局,祝照唏嘘但并不同情,只是徐潭不是个有坏心眼的人,断了一臂当真可惜。
祝照还记得她随徐家刚入京都时的样子,想起来也不过就是一年多前,徐环莹高傲,徐环晴单纯,徐潭带着点儿吊儿郎当的劲儿,可谁也料不到不过只是短短的几百日,人生能变化如此之大。
若说没有静太后的一纸诏书,让祝照嫁给明云见,徐家也不会于京都死伤惨重,落得这般可怜的境地。可若没有静太后赐婚,祝照也不会彻底脱离京都,告别过去,拥有如今的生活。
人一生的好坏,冥冥之中多少都有些定数,徐家在琅西还有良田积蓄,一家三口平平淡淡过日子也是不愁的。
祝照心想,或许日后云家在琅西也有生意上的来往,倒是可以略微照看一番,不要他们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吃喝不愁。
古谦与祝照说这�
桃芝和淑好是卖身入文王府的,故而拿的银钱也不少,两个女子都是适婚年龄,如今也自带嫁妆,估计能找个好人家嫁了。
古谦即便吃饭,也没忘了要给祝照交代事宜,他方才回来的时候听说明云见有意将云家的生意账本渐渐过到祝照的手里,古谦见过祝照管理文王府的账目,虽说那些都是明面上的假账,但祝照从未出错,且井井有条,古谦也想落得轻松。
祝照见他拿出随身带着的几样账本,无奈道:“古伯还是先吃饭吧,这也就是我与王……我与夫君随口说说的,账目暂且还是放在古伯那里比较放心。”
古谦听了祝照这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的口,侧过脸低声笑了笑,他虽没笑出声,但是祝照瞧见他胡子动了,便知道这称呼有多别扭。
‘当家的’都是下人喊的,‘老爷’又将明云见叫老了,他本就比祝照年长十岁,祝照怕自己这般开口,明云见心里不舒服,故而人前人后,她现在都喊夫君。
见古谦笑,祝照脸上微红,古谦动了筷子,又想起了一件事儿,轻啊一声开口,面色略微沉重道:“在离开京都的时候,奴才碰见了徐家人。”
祝照听古谦提起徐家,不禁一怔。
她的确有些日子不曾听到过徐家的消息了,上一回与徐家人接触,还是徐环莹骗她出府的时候。
古谦道:“奴才也只是远远瞧见了,徐家如今就剩下三口人,徐家大小姐自从引夫人离开京都后,就再没回去过。徐家人在京都内外找了许多日都没找到,恐怕她是死在嵘亲王谋反之时了,尸身也与其他人扎堆,故而难以寻到。”
祝照没去关注过徐家,自然不知道徐环莹那日把她骗到明阐跟前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当夜嵘亲王就谋反,明阐又是将她当做棋子,恐怕结果不会好。如今想来,最坏就如古谦所说,尸首无处安放,与其他人一同扔在了战争后的乱葬岗里。
“徐冬辞去了官职,徐夫人拖着个病累的身子,徐二夫人不见踪影,奴才也没刻意打听,但她原就身怀六甲,若非身死,怕是不能被徐家丢下。至于徐家公子……”古谦顿了顿,道:“徐家公子断了一臂,日后行事多少受些阻碍,但好在人还活着,奴才于路口与他们分开,瞧着他们应当是回琅西老家了。”
对于徐二夫人的结局,祝照唏嘘但并不同情,只是徐潭不是个有坏心眼的人,断了一臂当真可惜。
祝照还记得她随徐家刚入京都时的样子,想起来也不过就是一年多前,徐环莹高傲,徐环晴单纯,徐潭带着点儿吊儿郎当的劲儿,可谁也料不到不过只是短短的几百日,人生能变化如此之大。
若说没有静太后的一纸诏书,让祝照嫁给明云见,徐家也不会于京都死伤惨重,落得这般可怜的境地。可若没有静太后赐婚,祝照也不会彻底脱离京都,告别过去,拥有如今的生活。
人一生的好坏,冥冥之中多少都有些定数,徐家在琅西还有良田积蓄,一家三口平平淡淡过日子也是不愁的。
祝照心想,或许日后云家在琅西也有生意上的来往,倒是可以略微照看一番,不要他们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吃喝不愁。
古谦与祝照说这�